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文颖)200 多年前的欧洲,最热景区在哪里?出门游历的女性需要哪些准备?近日,旅行文学领域权威研究者阿蒂利奥 · 布里利的作品《壮游中的女性旅行者》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让我们穿越时空,跟着书中 16 位女性的脚步,听听她们的旅行故事。
壮游(Grand Tour)兴起于 17 世纪 60 年代的英国上流社会。壮游的目的地一般是意大利或欧洲其他地方的古城名胜,人们不仅去观光,还把研学、游历也都融合进去。一趟长途旅行,不仅看遍古迹风景,还能学习到不少历史人文知识。这种充实的旅游方式渐渐流行起来,欧洲其他国家的人们也纷纷开启了属于他们的壮游。
歌德、拜伦、司汤达、尼采、王尔德 …… 据说,这些大名鼎鼎的文化名人,都曾为了满足求知欲和提升自我修养,到意大利等地壮游。而一批既有学识,又敢作敢为的女性,同样加入到壮游的队伍之中。对她们来说,壮游不止是文化养成的机会,更是一个发挥自身价值的平台。
《壮游中的女性旅行者》讲述了从 1757 到 1854 年 16 位欧洲女性的旅行故事。其中,就有被誉为法国最杰出女画家的伊丽莎白 · 路易丝 · 维热 · 勒布伦。以肖像画闻名的她,曾被法国王后大加赞赏,走进了巴黎的 " 顶流 " 艺术圈。也正因此,当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她不得不离开家乡,到欧洲其他国家去寻找一片栖身之地。旅途虽有苦累,却也激发了画家的创作灵感,让这段日子变成了伊丽莎白提升艺术修养的壮游之旅。她不仅绘出著名的自画像、汉密尔顿夫人画像等作品,后来还将自己的巡游岁月变成文字,留下了一部《回忆录》。
其实,在壮游途中,写下不朽名作的女性还有不少。英国女作家玛丽 · 雪莱在几次游历中,收获了不少灵感,也积累了很多素材,从而写就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 伊丽莎白 · 韦伯斯特,后来的霍兰德夫人,在一段维护爱情、避免失去年幼女儿的旅程之后,完成了《霍兰德夫人伊丽莎白日志》。
书信、日记、小说 …… 读《壮游中的女性旅行者》,看着这些当时富于冒险精神的女性写下的文字,让身在 21 世纪的我们,仿佛能体会到欧洲 18 世纪晚期启蒙时代的大变革,也感受到 19 世纪浪漫主义的风潮,更能理解那个时代女性渴望追求知识、升华精神,和展现自己才学的理想。
(出版社供图 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