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11-07
2022年莞脉传承之非遗进校园活动举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记者杨英杰报道 11 月 7 日早上,2022 年莞脉传承之非遗进校园活动围绕 " 弘扬莞邑文化,讲好非遗故事 " 主题,走进莞城步步高小学,给学校师生送上一道精彩纷呈的非遗大餐,这是东莞深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具体行动。

2022 年莞脉传承之非遗进校园活动,由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非遗保护中心、东莞市中小学艺术联合会主办。东莞市文化馆馆长、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黄晓丽介绍,接下来将以开展好非遗进校园、粤港澳(东莞)非遗墟市、" 江湖山海 " 非遗系列活动等非遗品牌活动为抓手,以实际行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 2014 年起,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非遗保护中心围绕莞脉传承的核心职责使命,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多年耕耘,推动非遗保护工作实现从保护传承到创新发展的进阶之路,从 " 进校园 " 逐步发展为 " 在校园 ",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效显著。

目前,全市已有 167 个非遗项目、近 40 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走进校园开展非遗传承传播活动,走进的学校超 200 所,开展普及性公益活动达 300 场次,受益师生超 85 万人次。

东莞非遗进校园活动逐步实现从幼儿园到高校全覆盖。在与非遗 " 零距离 " 接触中,越来越多青少年感受到非遗魅力,激发热爱非遗、传承非遗的拳拳之心。

活动现场,一群群学生或是围着狮头,或是专心致志为茶山公仔上色,或是聚精会神体验龙舟制作技艺、学习咏春拳 …… 一样样、一项项,非遗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悄然种下,并在不经意间生根发芽。

本场非遗进校园活动的举办地——莞城步步高小学,是东莞已评选出的 36 个 " 非遗在校园传习基地 " 之一。自 2017 年将承载着东莞人众多美好回忆的莞草引进校园引入学生课堂以来,步步高小学通过开设 " 莞草课程 "、建立 " 莞草主题博物馆 "(莞草 e 博园)、创作 " 莞草主题微电影 "(《莞草依依》)等一系列创新探索实践,推动千年莞草焕发新活力,使之成为学校一张特色文化名片,让孩子们在莞文化寻根的过程中渐渐爱上莞草、爱上非遗、爱上东莞。

莞城步步高小学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实践成果,堪称近年来东莞非遗进校园活动坚持守正创新、不断走深走实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在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非遗保护中心的支持和指导下,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全市各镇街(园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如莞城将非遗项目的课堂传承与各个学校的第二课堂相结合,非遗传承人通过非遗课堂开展常态化授课,带动教师协助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探讨课程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了以非遗传承人、教师、学生三者为核心的课程教学体系;茶山打造 " 非遗 + 课堂 " 模式,以 " 多项目、多场次、常态化、立体化 " 为特点,通过建立非遗课堂试点学校、劳动教育基地、文化传习场所,以非遗传承人授课的形式,开展长期性非遗课程;麻涌结合本土文化特点及资源禀赋,围绕 " 学非遗、知非遗、观非遗、秀非遗、传非遗 ",着力推动 " 大步巡游 "" 粤剧曲艺 " 进校园,创新传承方式,系列非遗进校园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石排立足本土文化资源优势,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体验醒狮、舞麒麟,进一步壮大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 青年力量 "。

在市镇两级文化部门的共同推动下,一批成效突出、传承有力的优秀学校脱颖而出,如莞城步步高小学的莞草课程、樟木头镇实验小学和东莞市中德技工学校的麒麟舞课程等,获得省市肯定推广,其中既有公办小学,也有民办技校,足见东莞非遗进校园活动的深度与广度。

相关标签

步步高 东莞 博物馆 中小学 艺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