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5 日,主题为 " 激发全球开放新动能,共享合作发展新机遇 " 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
第四次参展的良品铺子携带 16 款甄选 "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为原料的美味零食,向全球推荐中国风物。其中,一罐来自云南的夏威夷果,吸引了众多目光。
原产于澳洲的 " 洋 " 坚果如何在云南落地生根?对原材料选择一向苛刻的良品铺子,又是如何把本土坚果纳入到供应链体系?
一颗 " 洋坚果 " 的落地与生根
这是一个类似 " 云南咖啡 " 品牌化的故事。
2019 年,首次参加进博会的良品铺子,一边采购着南非、澳大利亚的进口夏威果原料,一边在云南寻找夏威夷果优质农场,同步进行一场关于坚果原料国产化的供应链布局。
企业坚果品类采购负责人发现,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当地龙头企业推动,种苗 " 驯化 " 以及自主培育新品种的问题已解决,云南夏威夷果产量和品质有所提升,市场供求成了新的难题。
" 相比澳洲、南非等全球主产区的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云南夏威夷果没名气、没销路,当地农户分散种植,靠天收,几乎没有抗风险能力。"
这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难题。
2006 年成立、2014 年成立进出口公司,为遍寻好原料早已融入全球供应链的良品铺子,希望能尝试解题。
借助进博会的平台,良品铺子加快融入全球供应链的 " 进程 ":2019 年以来,先后与多家全球食品企业签订战略协议,围绕原辅料采购、创新技术和研发、产品创新等展开合作。
从巴基斯坦的松子、美国的开心果、南非的夏威夷果 …… 每一个品类背后,都聚集着良品团队遍寻全球 " 优中选优 " 的故事。
从进口国外的好的产品、的原辅料,到帮助国内合作供应商引进研发技术、工艺、升级硬件设备,连续参加四届进博会的良品铺子有了更多思考:
对 " 三产融合 " 的休闲零食行业来说,最上游的原料是 1,其它是后面的 0。进博会上的采买订单,固然打破了进口零食的壁垒,降低了消费门槛,如何学习和引进国际巨头对上游原料端产业产业化、品牌化打造的理念,才能让本土产业链价值最大化。
曾经的产业亟需创新产品出现,带来稳定的原料订单助其走出产业困境;新孕育的产业带需要更多的技术、资金和订单做保障,建立原料品质的标准,让上游也能产业化 …… 这样的故事在很多地方即将或正在上演。
作为国内休闲零食领导品牌,通过进博的交流和学习,良品铺子也逐渐具备了 " 原材端标准掌控 + 生产端加工技术 + 消费端需求洞察 " 的供应链整合能力。
这也是云南夏威夷果的解题思路。
2019 年以来,良品铺子和当地龙头企业合作,从标准化、科学化种植,到原料分选规格、验收标准的制定,再到引进坏籽类型辨识及筛选设备等,云南坚果原料品质稳步提升,助力当地坚果产业链升级。
仅 2021 年,良品铺子采购云南夏威夷果 5800 吨,带动直接经济效益 1.25 亿元。
这一过程中,良品铺子协同当地龙头企业和大户带动扶持农户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达 1.2 万余亩,最高亩产壳果 300 公斤,亩产值达 1 万元以上。与良品铺子合作的夏威夷果基地,直接带动当地 2 万余名农户增收。
对消费者来说,云南的夏威夷果品质不输进口坚果,自有一番风味且更为新鲜;对当地农户来说,良品铺子的技术赋能、品质把控、高品质收购不仅带来了更丰厚稳定的收入,更增加了标准化种植的信心。
在当地政府扶持和更多龙头企业助推下," 澳洲坚果 " 的 " 洋名字 " 也将慢慢转变为 " 云南坚果 "、" 中国坚果 "。良品铺子负责人表示," 在向全球展示和推荐零食背后‘中国风物’的同时,希望中国休闲食品行业中各环节凝聚起来,共同激发产业的蓬勃气象 "。
现在,在良品铺子 " 快车 " 的带动下,更多的本土产业链将被良品铺子挖掘和赋能成长,从而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高品质的零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