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李佳琪 文 / 摄 / 视频拍摄制作
冬天把食用油放置在室外,食用油凝固了,便认为食用油里掺杂了其他物质,真的是这样吗?对此,哈尔滨市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专家表示,食用油凝固是正常现象,并不影响食用。食用油开封后长时间不食用将导致其变质,产生有害物质,食用后将影响人体健康。
据哈尔滨市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理化室负责人杨青青介绍,食用油凝固是一种正常现象,并不会影响其品质及食用。任何食用油当存放温度低于它的凝固点时都会自然凝固,只要把它放在温度适宜的地方,它就会恢复正常。一些市民提出疑问,为何有些食用油冬天没有凝固,杨青青介绍,不同种类食用油的凝固点不同。一般大豆油、葵花籽油、菜籽油的凝固点在 -10 ℃以下;花生油和棉籽油凝固点在 0 ℃左右。
食用油储存温度在 10 ℃至 15 ℃间最好,一般不应超过 25 ℃。倒进油瓶或油壶的油,尽量在一周内吃完;食用油开封后放置在桶内,尽量在三个月内吃完。油瓶或油壶要尽量放进橱柜,避光、避热放置,不要放在窗台或灶台上。阳光直射将加速食用油氧化酸败,酸价、过氧化值超标会导致食用油产生刺激性味道。食用油的酸败产物会对人体多种酶有损害作用,影响人体正常代谢,如果长期摄入酸败的食用油或会导致人体肠胃不适、腹泻,甚至会导致肝脏肿大和生长发育障碍等情况。
编辑 李洪霜
值班主编 王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