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医者之心,勇担白衣之责。面对纷繁变化的疫情形势,有这样一群人始终坚守在医疗岗位上,用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细致的工作和更精湛的技术服务着一个又一个与疾病抗争的幼小生命。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医务人员就是这样的一个群体,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日夜坚守,才让无数 " 生命之花 " 得以重新绽放。
" 不管任何情况,绿色通道不能断!" 这是新生儿科主任、泰安市危重症新生儿救治中心主任杨震英在疫情防控期间经常给团队成员说的一句话。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不仅仅承担着本院的新生儿救治,更承担着泰安市新生儿危急重症转运救治中心的重任。威胁新生儿生命安全的疾病不会因为疫情而消失,所以即便是遇到再困难的境遇,杨震英也要确保整个科室的正常运转和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疫情常态化管理下,科室按照医院的总体布置,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救治,针对科室急危重症患儿多,为确保患儿的生命安全,提前制定对各种急危重症患儿的转运,应急救治预案和流程,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确保患儿的有效救治,为疫情防控期间的新生儿救治提供了生命安全保障。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推进,科室还不断有人员需要支援外地或者参与本地采样工作等,一段时间以来,杨震英倍感压力,不仅承担着疫情防控及救治的双重压力,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还要协调保障科室救治人员的充足,为确保新生儿救治不出任何差池,很长一段时间,她与团队成员都要吃住在医院,即便如此,挑战仍然不期而来。
今年年初,8 名急危重症新生儿在同一天被转运到了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在这 8 名生儿中,最小的宝宝孕期 28 周,体重仅 1100 克、距离最远的危重新生儿则是从百公里外的周边地区转运而来。
" 在特殊时期外出转诊,医生也有被感染的风险,可是考虑到需要救治的每一个宝宝幼小的生命都联系着整个家庭的幸福与未来,所以我们的医生不管什么情况都要去转运救治,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期间,这样的逆行每天都在上演。" 杨震英说。
出生 28 天以内的婴儿统称为新生儿,这个阶段也是婴儿患病率、死亡率最高的年龄段,所以来到新生儿科的每一个病儿都是高危病人。每一位这样的患儿对医生都是挑战,更不用说一次接收 8 名急危重症患儿。
在整个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全程认真负责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及时给予相应处理,此时在医院新生儿科绿色通道早已打开,医务人员严阵以待,患儿到达后根据病情在紧急救治的同时尽快完善各项检查,如各项检验指标的监测,床旁彩色超声检查,X 光机等检查,及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监护、抗感染、生命支持等药物治疗 …… 一切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因为救治及时,8 名患儿都转危为安,如今早已都平安出院,这样关于生命的奇迹,几乎每天都在重复上演,但对于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医生们来说却只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面对目前严峻的防控形势,通过绿色通道转运至新生儿科的患儿,都是具有各种高危因素和生命垂危的患儿,大多数都是早产儿及超低出生体重儿。凡凡是个出生 28 周体重 980 克的超早产儿,出生后像其他早产儿一样立即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经历了重重关卡,首先是由于肺发育不全导致的呼吸衰竭,接踵而来的就是宫内感染导致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双侧胸腔积液,气胸、纵隔气肿 …… 在住院期间,几次经过多学科会诊讨论、经过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静脉营养等综合治疗,住院 2 个月凡凡顺利出院,出院后随访各项生命指标稳定。
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新生儿感染症状表现不典型,病情隐匿、进展迅速,出生后 6 天的晨晨,因黄疸重、反应差、生命危在旦夕收治住院,入院后血培养为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经积极抗感染、扩容纠酸、降低胆红素、提升血小板等治疗,患儿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生长发育良好。
出生后 12 天的患儿涛涛,因面部红肿夜间急诊收治住院,经影像学检查考虑可能为鼻泪管不通,导致面部三角区脓肿,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脓液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颅内感染,危及患儿生命。在入院后的深夜,杨震英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与眼科主任孙梅立即制订了一套科学的救治方案,在有力的抗感染、加强静脉营养、眼部护理情况下,引流出大量的浓液,最终患儿转危为安。
由于严峻的疫情及各种原因,使部分病情危重的患儿家长常出现各种焦虑不安、对防控措施不理解等暴躁情绪,为此杨震英作为科室主任,亲自出面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细致解释了目前患儿的病情,同时用亲切的语言温暖家属的心。与此同时,杨震英在治疗期间对各个急危重症患儿进行持续关注,常常一盯就是一两天,直到各位急危重症患儿转危为安。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今年以来,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已经积极成功救治了 1500 名患儿,其中,危重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仍占三分之二,数字的背后是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全方位保障新生儿救治的努力付出和新生儿科与各科室的通力合作。在与新型冠状病毒抗争的 " 战场 " 上,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的初心,为新生儿生命安全构筑了坚实的保障。
杨震英简介
杨震英,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首批泰山医学家,山东省十佳女医师,山东省优秀医务工作者,山东省巾帼建功岗位明星,泰安市先进工作者。现任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泰安市急危重症新生儿区域救治中心主任,泰安市妇幼保健学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泰安市妇幼健康服务联合体 " 胎儿新生儿专科联盟 " 主任委员,先后兼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围产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新生儿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围产分会委员,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新生儿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死亡评审学组委员。
在省级及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 50 余篇,被美国 SCI 收录 1 篇;发表在美国 PEDIATRICS 杂志 1 篇。主编参编著作 5 部。主持完成科研课题 10 余项,承担泰安市科技局立项项目 8 项、参与并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 7 项,分别获泰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8 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