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11-09
健康 | 学术专著《临床小肠病学》出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新快报讯 日前,由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医学部胡品津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部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内科钟捷教授担任主编,来自全国多所大学医院专家联合编写的学术专著《临床小肠病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首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欧阳钦教授表示,迄今为止,中外专著中小肠疾病多以较小的篇幅和内容,被列入胃肠病学或胃肠与肝脏病学之中,或是以主要小肠症状为题的专论,与一门独立的学科似乎尚有距离。因此,他对这部临床小肠病学充满好奇。

胡品津指出,由于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和生理功能的复杂性,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小肠一直都是医学研究的盲区;小肠疾病也因检测手段的匮乏及结果的不确定性,成为诊断、治疗的难点。

21 世纪初,小肠胶囊内镜、气囊辅助式小肠镜相继问世,随着 CT 和 MR 小肠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人们终于可以完整观察到整个小肠,小肠疾病方面的诊断和治疗也因此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

尽管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相比于胃和大肠,总体而言,小肠疾病较为少见。然而,近 20 年来,我国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明显增加,随着炎症性肠病研究的深入,人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诸多小肠病变。

因此,国内临床医师积累了丰富的炎症性肠病及诸多其他小肠疾病的临床经验,关于炎症性肠病和各种小肠疾病的研究报道亦不断增加。然而,胡品津表示,既往小肠疾病的专著寥寥无几,立足于现代认识水平编写的小肠疾病专著更是屈指可数。基于以上先创,加之考虑到系统介绍先进成果和全面汇总成熟经验的迫切需求,历时 2 年,《临床小肠病学》一书几易其稿,终得问世。

《临床小肠病学》篇幅近百万字,兼具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全面涵盖了小肠疾病和系统疾病累及小肠的各种问题,对小肠并发症和特殊治疗亦有着深入阐述,同时引进了小肠疾病一些宏观、微观的最新研究进展,其中不乏近年来始为人知的病种。

据介绍,本书内容主要包括:概述小肠的解剖生理基础、详细介绍小肠疾病的检查方法、介绍了覆盖目前已认识的近 60 种各种小肠疾病、汇总了小肠疾病的主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以及小肠疾病的特殊治疗方法。

该书适合消化专业工作者查阅参考,也适用于肠病相关多学科协作医师应用参考,更可作为消化内外科医师和医学院学生的案头卷或教科书。

除胡品津外,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外科王磊、吴小剑、何晓生、柯嘉、马腾辉;消化内科高翔、唐健、王伟;超声科刘广健、程文婕等人也对此书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简文杨 唐小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