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姝媛 文 / 摄 / 拍摄视频
在哈站北广场健康码查验点,工作人员佩戴 N95 口罩,手上戴着橡胶手套,认真查验抵哈乘客健康码和大数据行程卡,区分客源地,按照疫情防控政策做出安排,现场秩序井然。据了解,哈站北广场作为我市 " 三站一场 " 的交通卡口," 外防输入 内防输出 " 的重要关口,管理部门道里区城管局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 "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 原则,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坚决守住外防输入关口。
11 月 4 日,记者来到哈站北广场,一列动车正好停靠,40 多名回哈、转乘的乘客下动车后,在车站疫情防控道闸处接受检验。" 每一位来哈人员都要查验行程卡、健康码等信息,通过查验对抵返哈旅客进行精准分流。" 督导科科长郭伟旭介绍说。记者观察到,非涉疫重点地区抵哈旅客凭绿码通行,完成落地核酸检测后快速出站;涉疫地区抵哈旅客走专用通道进入转运区,转运组人员联系旅客属地社区。" 中高风险区抵哈旅客登记个人信息后闭环转运至属地社区或指定隔离酒店,手递手闭环交接属地社区工作人员。"
从 10 月 1 日起,道里城管局副局长陈立坤就一直驻守在场站现场,火车站在 1 个出站口及 2 个进站囗均设置了查验区,并设置了中转接待区等疫情防控工作区域,陈立坤每天不仅要在这几个工作区域来回巡查,维持现场秩序,还要及时帮助旅客解决问题。从早上 7 时许工作到接近凌晨以后,每天从接待到站的第一名旅客开始,直至最后一名旅客离开,陈立坤和防疫专班的工作人员一直处于工作状态。" 就算不值班,大家也在火车站驻地宿舍里备勤待命。" 陈立坤说,本轮疫情发生后,哈站北广场立即组织 33 名工作人员 24 小时留守,定位定任务定责任,把具体工作落实到具体人,保证工作不脱节,全力应对火车站的疫情防控工作。
哈站北广场每天都会面临各种突发状况,必须当机立断地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解决问题。10 月中旬,一对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夫妻怀抱 3 月大的婴儿求助哈站北广场防疫人员,婴儿因肺部严重感染呼吸困难,当地求医无果特来哈尔滨儿童医院就医,落地后得知内蒙古旅居史抵哈需集中隔离 7 天。面对突发情况,北广场防疫指导协调组领导第一时间联系道里区防疫指挥部医疗救治组,汇报就医旅客身体现状,紧急联系儿童医院,经与院方协调沟通,由儿童医院提供专用隔离病房,北广场防疫指导组第一时间用转运车将旅客闭环转运到儿童医院,婴儿得到了有效救治,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
10 月下旬,我市各大院校通知开学,大批牡丹江学生集体返校,连续几日高峰时段出站多达 2000 余人次,哈站北广场防疫工作组协调站管办秩序科维持现场秩序,核酸检测机构增派采样护士,协调交通管控组加派验码人员,增开绿色通道保障抵哈学生快速出站。
目前,火车站每天到站列车达 60 多趟次,出站旅客日均 1000 人次。根据每天到站信息,北广场防疫工作人员紧盯每一趟班次严阵以待。" 不能漏检一人,对排查出来自国内重点地区的旅客,严格按照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做好分类管控,紧迫感和压力更大。" 陈立坤说," 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旅客们多理解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为了大家的健康安全,我们吃点苦受点累不算什么。"
编辑 宋芮彤
值班主编 王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