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祁 哈尔滨日报记者 封娇 申志远
东北烈士纪念馆里陈列着一座名为《追随》的雕像,这座由著名雕塑家、鲁迅美术学院贺中令教授创作的赵尚志将军头部雕像,生动地刻画出一个用生命书写忠诚的民族魂。
赵尚志,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日本侵略者曾发出 " 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 " 这一无奈而又钦佩的感慨;也曾恨之入骨地对这位他们眼中最顽固的 " 反满抗日 " 分子,叫嚣出 " 一钱骨头一钱金,一两肉得一两银 " 的通缉。
但或许很少有人知道,这样一位抗日英雄曾两次被错误地开除党籍,而他却矢志不渝地追随中国共产党。
↑ 雕像《追随》
" 九一八事变 " 后,赵尚志以省委代表身份任巴彦游击队参谋长等职。1933 年初,巴彦游击队在日伪残酷镇压下被打散。中共满洲省委不恰当地把游击队失败的责任归咎于赵尚志,给予开除党籍的处分。
但赵尚志想的是 " 开不开除,是组织的事;干不干革命,是个人的事 ",他不忘初心,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继续追随党的领导,继续抗日,创造和发展了珠河游击队,开辟了汤原、木兰、巴彦、铁力县等抗日根据地,积极推动了抗日斗争的开展。1935 年,组织恢复了赵尚志的党籍。
1940 年 1 月,在赵尚志赴苏联参加会议期间,中共北满省委听信尚连生、陈绍宾的片面汇报,在赵尚志不在场、无法申辩的情况下,错误地认定他在工作中推行 " 左倾关门主义路线 ",作出把他 " 永远开除党籍的决议 "。
他再一次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对党的忠诚追随。在给中共北满省委的请求书中,他这样写道:" 党的一切工作就是我一生的任务 "" 我一天也不能离开党,希望党组织一天也不能放弃对我的领导 "。
1942 年 2 月 12 日,赵尚志被日伪特务击伤被俘,英勇就义。1982 年,赵尚志将军殉国 40 周年之际,中共黑龙江省委作出《关于恢复赵尚志同志党籍的决定》。决定指出:" 赵尚志同志的一生忠诚党的事业,是一名坚贞的共产主义战士 "" 恢复赵尚志党籍,推倒强加给赵尚志的一切不实之词,恢复名誉 "。
编辑 封娇
值班主编 李溪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