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凯迪服饰有限公司积极迎战 " 双 11"。
消费者在跨境免税店挑选心仪产品。
昨天,一年一度的 " 双 11" 网购节如约而至。记者了解到,今年 " 双 11" 时间跨度长、商家群体大,我市不少企业铆足干劲火力全开,力争再创销售额新高。" 双 11" 蕴藏的火热消费市场背后,也呈现出我市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态势。
" 电商 + 直播 " 畅通 " 云 " 渠道
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其基础扎实、集聚度高、品类齐全、配套完善。近年来,在 " 电商 + 直播 " 新业态赋能下,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 " 云翅膀 ",越来越多的产品正穿过 " 云端 " 走出汕头、走向全国,走进广大消费者的视野。
连日来,位于潮阳区和平镇的广东凯迪服饰有限公司互联网部繁忙有序地运转着——线上客服不停切换窗口高效接单,主播们在各大平台直播 " 带货 ";线下工人忙着分拣、复核、包装、出库。企业的董事长助理丁校告诉记者,从 10 月份上旬开始,企业就进入全面迎战 " 双 11" 状态,不仅腾仓扩容、提前备货,还开展客服培训工作。为应对销售高峰,企业在自有员工的基础上,临时聘用了近 30 名 " 外援 " 来打包产品,实现消费者当天下单、产品 48 小时内出库的快速发货。
" 今年‘双 11 ’第一波热潮从 11 月 1 日开始,前 5 分钟我们的销量是 1 万多套,销售额 100 万元左右,算是‘开门红’了。" 丁校难掩喜悦说,第一波销售至今短短 10 天就出了 10 个 " 爆款 ",销售额预计达 4000 万左右。直播方面,企业的主战场是抖音和视频号,一直播到深夜 1 时,主播们会轮番上阵对 1000 款产品进行展示。丁校说,近年来,企业紧抓 " 互联网+" 风口,积极培育直播电商人才,希望加速新商业模式拓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丁校坦言,电商的出现,促使企业以创新的营销模式挖潜消费实力、畅通产品销售渠道,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营销和创新升级。
跨境电商打造 " 前店后仓 " 新营销
随着市场下沉、平台多渠道发展,电商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今年,我市电商行业发展势头良好,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积极态势,在这当中,跨境电商表现也十分亮眼。
今年 10 月,汕头综保区联合汕头新生活超市有限公司启动跨境电商 " 前店后仓 " 项目,在汕头万象城开设跨境免税店。" 前店后仓 " 的实体店选购方式,就是使用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模式,利用跨境电商的优惠政策,通过线下店面现场展示和消费者实物体验,使消费者在家门口就能 " 零距离 " 体验跨境电商产品;现场体验满意后在平台直接下单,货物不超过 24 小时就能快速配送到消费者手中。
在 One Shop 跨境免税店,记者看到,400 多平方米店铺里涵盖美妆护肤、营养保健品、母婴儿童、进口食品、酒类等五大类原装进口完税及保税商品,顾客正从琳琅满目的货架上挑选着心仪产品。部分跨境免税产品包装上还贴有二维码,消费者用手机扫描后便可获取该商品的品牌、类型等信息。
" 开业以来,每天的客流量挺可观的。线上消费热度高涨,跨境电商是未来的消费趋势。" 展望未来,汕头综合保税区新生活供应链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昌武信心十足,表示会继续在跨境电商领域探索,让更多消费者在汕头拥有一线城市的购物体验。
助力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
汕头是国家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之一,当前,市商务局紧扣我市构建 " 三新两特一大 " 产业发展格局,培育直播带货、跨境电商业务等网购新模式,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助力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我市电商行业进一步加强与亚马逊、抖音电商、拼多多、京东、速卖通等国内外知名平台的对接力度,在供应链选品、国内外物流合作、视频直播等方面深化合作,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进一步激发贸易领域创新潜力,推进贸易数字化,擦亮 " 汕货 " 品牌,共同打造汕头电商的新发展格局。
展望未来,市商务局表示,将积极促进《汕头经济特区跨境电子商务促进条例》落地,用足用好政策,促进跨境电商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进一步夯实跨境电商发展基础。另外,还将围绕 " 两特 " 精准发力,通过聚合资源、搭建平台,进一步提升产业带优质品牌竞争力,助推更多玩具创意、纺织服装产品 " 触云 " 出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