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11-12
健康 | 我国不孕不育夫妻达5050万!聚焦创新前沿,第八届默克国际生殖论坛召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新快报讯 中国的不孕不育夫妻人数在 2020 年达到了 5050 万!对高龄妇女和不孕症人群而言,辅助生殖治疗为她们燃起了新的希望。2022 年 11 月 12 日," 大美生命 "2022 默克国际生殖论坛于线上举办。作为每年一度的辅助生殖领域国际学术盛会,本届论坛在为临床专家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的同时,进一步聚焦当前国际辅助生殖领域的前沿热点,借助线上线下渠道的学术联动,就中国人口问题、创新前沿技术、临床案例展开了深入探讨与解读,并带来了精彩的观点分享和互动对话。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灿权教授、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黄国宁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莹璞教授等权威专家以及默克中国医药健康董事总经理张巍等进行大会致辞或主题分享,与参会嘉宾一道,共话辅助生殖治疗新篇章。

基于最新人口统计数据,少子及老龄化已成为 21 世纪我国面临的最大 " 灰犀牛 " 之一。《柳叶刀》" 中国女性生殖、孕产妇、新生儿、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特邀重大报告 " 指出,我国的不孕率从 2007 年的 11.9% 上升至 2010 年的 15.5%。同时,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近年来,中国和全球不孕不育症患病率持续走高;其中,中国的不孕不育夫妻人数在 2020 年达到了 5050 万。不孕不育病因复杂,同时受环境污染、生育年龄推迟、生活压力等各种因素影响。随着 " 三孩政策 " 的出台,部分人群的生育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对高龄妇女和不孕症人群而言,辅助生殖治疗为她们燃起了新的希望。

周灿权教授表示:" 辅助生殖作为现代医疗技术在助力国家人口问题上的应用,近年来已取得长足发展。虽然我国辅助生殖学科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整体实力已能够比肩国际先进水平。"

但是,患者的年龄仍是影响试管婴儿妊娠成功率的重要因素。据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2018 年度辅助生殖技术数据报告》显示,患者年龄向高龄偏移对卵子成熟度、获卵数、胚胎质量、临床结局等可能会产生相应影响。

我国的辅助生殖技术学科虽然起步较晚,但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目前,中国能够提供的总体技术服务量和技术水平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部分研究领域还处于国际领跑地位。周灿权教授表示,据统计,在我国,每年辅助生殖各项技术服务总周期数超过 100 万,出生婴儿数超过 30 万,为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虽然我国辅助生殖技术飞速发展,但辅助生殖服务渗透率仍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数据,2018 年,我国辅助生殖行业渗透率仅 7%,远低于同期美国的 30.2% 和欧洲的 35.2%。

" 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可及性,是业界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周灿权教授说道。世界卫生组织对不孕不育的定义是未避孕而有正常性生活 12 个月以上未怀孕 。对于不孕不育患者而言,应主动就医,尽早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寻求医生帮助,以便经过全面评估患病原因后,根据病因接受针对性治疗方案。" 截至目前,我们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已在全球帮助了超过 500 万新生命的诞生。" 张巍表示。

据了解," 默克国际生殖论坛 " 是默克致力于推动中国生殖行业发展、促进生殖医生专业学术交流而打造的国际学术盛会,自 2014 年举办首届大会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 7 届(2020 年因新冠疫情影响停办一年)。得益于默克全球化的专业网络和资源优势,大会瞄准打造 " 跨国界、跨学科、跨时空 " 的高端学术平台,助力生殖专业医生的专业交流,以期推动中国辅助生殖技术迈向国际更高标准。

" 自 2014 年开办以来,我们很高兴能够把国际前沿的辅助生殖理念和技术带入中国,并把中国的本土智慧与世界分享。" 张巍表示:" 默克深耕辅助生殖领域 60 多年,从创新药物引入、实验室技术拓展、数字健康生态探索、医联体的构建推动、创新合作模式突破、疾病知识教育普及等多个维度助力中国辅助生殖健康事业的发展。"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