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2-11-15
“养牛村”的奔富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来源:冰城 +

王颖 王悦 哈尔滨日报记者 罗彦坤

凌晨 3 点半,夜还深,木兰县东兴镇东联村的农家院里却陆续亮起了灯,乡亲们忙着给黄牛投食喂料、清理牛圈 …… 这些活儿忙完,太阳才从地平线升起。这个村是远近闻名的 " 养牛村 ",200 户村民养了 2000 多头黄牛,家家都是养殖户。依靠黄牛养殖,乡亲们踏上了奔富路。

村民马宝玉家是村里的养牛大户,三个牛棚里共有 100 多头牛。屋里灯一亮,黄牛就踏着蹄子、甩着尾巴,欢快地等待开餐。但凡有一户人家的牛 " 哞 " 地叫起来,全村的牛就都跟着此起彼伏地 " 报晓 "。

10 年前,马宝玉和哥哥马宝春带头儿在村里养起了黄牛,家里的十几亩地种了玉米,大田秸秆全都用作饲料,当年就取得了不错的收益。牛群如滚雪球般壮大起来,马宝玉也摸索出一条秸秆饲料化应用路:地里的秸秆用作养牛饲料,产生的牛粪运到田里,又成了上等的有机肥养了地 …… 从最初的几头牛,到如今的上百头牛,马宝玉脸上挂着笑:" 这几年,大伙靠养牛,日子越过越好,幸福生活比蜜还甜。"

村民张振广看到马宝玉哥俩养牛致富,也学着干起了养殖,几年工夫,凭借养黄牛,他供儿子读完了大学,家里还盖起了新瓦房。

东联村的王生夫妇因病致贫,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见夫妻俩干不了重活,生活很拮据,村党支部书记王富找上门,劝他们养牛脱贫致富。起初,王生担心自己身体不好,经管不了黄牛。王建福让他放宽心,忙不过来时候就喊一声,村里的党员志愿者们都能轮流搭把手。王生放下顾虑,也成了养殖户,并凭借养牛脱贫致富。

东联村自然环境依山环水,有着得天独厚的养殖优势。尤其是秋收结束后,广阔的农田成为放牧场,乡亲们一边放牛,一边收集黄储秸秆饲料。放牛一上午,就能收储满满一四轮车玉米秸秆。玉米秸秆成了 " 宝 ",没有一户舍得当烧柴。

" 村民们起早贪黑养牛,辛苦是辛苦,但就凭着这份勤劳踏实,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王富说,为了给乡亲们提供更多产业保障,村党支部多方联系科研院所,聘请了一批技术顾问,遇到啥养殖方面的疑难,随时可以咨询。为方便村民运牛出村销售,今年,村 " 两委 " 翻新了进村的山路,交通更加便利了,村民们致富的路也更宽了。

编辑 于赛楠

值班主编 张颖

相关标签

王颖 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