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脉 2022-11-15
“卿卿”两个字背后,是一本人间婚姻图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最近有个热播剧挺有意思的,叫《卿卿日常》。

光看名字,就很甜。

" 卿卿 " 一词,常当作对心爱之人亲昵的称呼,特别是夫妻之间。

" 卿 " 本来是一个寻常的字,三公九卿嘛,讲的是官职。

结果两个字一叠,不仅一点不腻味,反而愈发甜蜜。

如果稍加留意,你会发现,古往今来很多有名的人物都以这个词称呼过伴侣。

这两个字背后,其实也反映了一本人间婚姻图鉴。

甜到齁

关于 " 卿卿 " 叠用,人们认为最早是王戎的老婆提出来的。

王戎大家都知道," 竹林七贤 " 嘛,年轻那会儿经常跟嵇康、刘伶等人结伴畅游,诗酒狂歌。

不过生命的转折点很快就来到了。

人到中年,王戎步入仕途,奉诏伐吴,因功晋爵。而后他平步青云,位列三公,挣了不少钱。

坊间传说,王戎两口子不爱别的,就爱在夜深人静时数钱。

对着烛火,一遍遍点,点到手抽筋。

王戎老婆心里高兴,管他叫 " 卿 "。王戎这下不乐意了," 卿 " 什么 " 卿 ",不许 " 卿 "!

毕竟,在西晋以前," 卿 " 是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爱称。你这么叫,不差了辈了。

结果王戎老婆也有理:" 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

这个恩爱秀的,有点 " 拉仇恨 " 了。

所以,像凌濛初看到这段时,就不太高兴:长舌妇嘛这不是!" 长舌妇耳,然故令人溺。"

还有个叫庄甫的人,直接干了这碗 " 狗粮 ":" 数语情致缠绵。"

确实,不管后世对王戎的评价有多少争议,但这两口子,确实 " 甜到齁 "。

△王戎老婆的这番话就记载在《世说新语》中

相思苦

袁枚是清朝乾嘉时期的诗坛盟主。

但人家不爱写词。

怎么说呢?

填词要依谱入韵,规矩太多,但这个袁枚喜欢搞自由创作,独抒性灵,怎么都有点不搭调。

但是,袁枚有一首词却流传至今,感动了很多人。

我负卿卿,撑船去、晓风残雪。曾记得,庵门初启,婵娟方出。玉手自翻红翠袖。粉香听摸风前颊。问妲娥何事不娇羞?情难说。

既已别,还相忆。重访旧,杳无迹。说庐阳小吏公然折得。珠落掌中偏不取,花看人采方知惜。笑平生双眼太孤高,嗟何益!

这一年是 1748 年,袁枚好友李宗典给他写了一封信,说自己府上有一位佳人,可以许给袁枚。

袁枚见此,就赶到了扬州,并在观音庵中,他见到了这位佳人。

只不过,当时的他也没下定决心,犹豫之间就把这件事放下了,继续乘船去了苏州。

一路上,他盘算了许久,却忘不了佳人容颜,思念之心迫切。

最后,他还是托人回扬州看看,结果差人回禀—— " 这位女子已经被江东一个官吏娶走了。"

袁枚心中悔恨,恨自己错过了一段好姻缘,于是提笔写下了这首《满江红》,第一句便是 " 我负卿卿 "。

空留相思之苦。

辛酸泪

" 卿卿 " 可以是一种爱称,也可以是一个女孩的名字。

贺双卿,女,清代词人,初名卿卿,字秋碧。

卿卿出生在江苏金坛一户农家,会女红、能诗词,还写得一手漂亮的小楷。

但是随着父亲的早亡,变故接连发生在这个少女身上。

18 岁那年,叔父做主,让她嫁给了一个粗鄙的樵夫。坊间传说,聘礼仅为三担谷子。

遇人不淑,樵夫不仅会虐待这个 " 半买半送 " 的妻子,还会对她进行 " 家暴 ",隔三差五,拳打脚踢。

农活之余,她依旧保持了写诗词的习惯,不过家中没有纸笔,她只能用粉笔写在竹叶、桂叶和破布残片上,随写随弃。

△贺双卿的故事也被写进了《江苏历代名人词典》

比如这首——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粉会脱、叶会败,贺双卿年轻的生命也迎来了早衰。

二十岁时,她便在病累和虐待中死去。

同乡的名士史震林为其才貌及命运所震惊,便着意收集她的词,不让其佚失。

他还在笔记《西青散记》中,以卿卿所作诗词为主线,记录其情幽、境苦、德贞、贫病的凄凉命运。

以至于,我们今天还记得那位美丽又薄命的女孩——卿卿。

诀别诗

这是一段很有名的文字。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这正是林觉民《与妻书》的第一段。

林觉民,1887 年出生于福建。那是一个 " 遍地腥云,满街狼犬 " 的年代。

在 1900 年的科举考试中,林觉民在考卷上写下:" 少年不望万户侯 "7 个大字,然后潇洒地离开考场。

随着日渐长大,他与陈意映定下婚约,二人 " 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

新婚燕尔,林觉民启程前往日本留学,在那里,他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加入了同盟会。

1911 年 4 月 9 日,此时的陈意映已怀有 8 个月身孕。

起义之前,林觉民慷慨激昂:" 此举若败,死者必多,定能感动同胞。"

这天夜里,他想起了远在福州的家人,辗转反侧之中,他写下这封《与妻书》。

开篇 " 意映卿卿如晤 ",几多甜蜜,几多悲壮。

4 月 27 日,林觉民受伤被捕。

之后,林觉民被押往刑场英勇就义。

24 岁的林觉民和其他 71 人葬于广州黄花岗荒丘,他们被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关于 " 卿卿 " 的故事

还有很多

历史上太多名人

都留下他们与 " 卿卿 " 的故事

苦辣酸甜,人生百味

透过简单的两个字

我们看见了一本

" 人间婚姻指南 "

文 | 现代快报 + 记者 王子扬 郑文静

相关标签

畅游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