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向就会有事业,有本事就会有舞台
在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精密控制室,由工学博士、副研究员邓永停担纲的地基大口径望远镜攻关团队被誉为 " 梦之队 "。近年来,该团队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突破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完成 10 余台地基大口径望远镜的研制,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地基望远镜高分辨率稳定成像观测的 " 卡脖子 " 难题。年轻有为的邓永停也由此被共青团中央、人社部联合授予 " 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 " 称号。
践行 " 科技报国 " 使命
地基大口径望远镜是实现空间目标监测的重要装备,在主动光学、自适应光学和精密控制等关键技术方面,国外始终对我国进行着技术封锁。
科技报国,心之所向。邓永停率领的研究团队勇挑重担,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这项关键技术研究和集成工作。作为团队骨干,他敢为人先,潜心望远镜精密跟踪控制技术的研究,以实际行动践行科研工作者 " 科技报国 " 的使命担当。
" 越到关键时候,越是难受,咬牙挺过去了,就能上一个大台阶。" 邓永停喜欢把科研攻关比作爬山,正是经历了无数次试验—失败—总结—再试验的循环,他与团队最终解决了大口径望远镜控制系统的交流化设计、新型交流电机的应用和超低速控制等难题,攻克了地基大口径望远镜的精密稳像控制等关键技术,在 1.2 米望远镜、2 米望远镜、4 米望远镜及多项国家重大工程任务中实现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地基望远镜高分辨率稳定成像观测的 " 卡脖子 " 难题,对我国地基空间目标探测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参与的项目先后获得相关领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 1 项。
逢山开路年轻就要拼
"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年轻就要拼。" 这是邓永停常说的话,而青年人的拼劲在邓永停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他心中,作为科研人员,就要把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发展,用过硬的技术打造出国之重器,不负时代,不负青春。
近年来,邓永停创新性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滑模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克服了电机参数摄动对望远镜跟踪精度的影响,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 2 米望远镜控制系统,使交流控制系统的跟踪精度提高了 1 倍,这为后端二级精密跟踪系统的稳定成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项技术突破了传统直流望远镜控制系统的设计局限,对国内未来大口径望远镜控制系统的交流化应用起到了引领作用;提出的基于预测控制和扰动补偿的分段式永磁同步弧形电机的控制方法,抑制了由多定子电机相互耦合引起的力矩波动,发展了国际上最大的 4 米光电成像望远镜控制系统,该项技术拓展了国内大口径望远镜驱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为我国未来超大口径望远镜的研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提出的自适应结构滤波器技术和基于内模方法的加速度反馈控制策略,克服了变重载和多重非线性扰动的影响,解决了复杂工况下 TMT 三镜系统的超低速控制难题,有益地促进了我国在大口径望远镜研制方面的国际竞争力,为我国未来超大口径望远镜的研制储备了相关的技术和人才。
青春只进取不设限
" 青春只进取,不设限。" 邓永停把这句话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始终坚持积极参加科普宣传和学术报告,通过实际行动参与所内学术交流,参与开展合作研究和对接供需关系,促进了技术融合和技术创新。邓永停还积极参加青年成长论坛,详细介绍个人成长阶段承担的科研项目并结合科研项目分享自己 " 持续学习、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及时总结 " 的成长感悟和心得。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动员培训报告,围绕个人对自然基金的申请感悟,结合获批的青年基金、面上项目、优青项目对如何从工程任务中凝练关键科学问题与青年职工进行深入浅出地交流。
多年来,邓永停兢兢业业,从普通的科研人员迅速成长为骨干力量,锐意进取、无私分享。" 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我一定勇担重任、脚踏实地,秉承科技报国的初心,在国家地基大口径望远镜研制科研事业中继续奋斗,贡献青春力量。" 邓永停说。
来源:长春日报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