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2022-11-16
张文宏:最终走出疫情靠的是科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22 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 14 日下午在上海开幕。在圆桌讨论中,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主持话题讨论,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凯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华良,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院长董晨。

张文宏:很多人对未来中国走出疫情有更多期待

张文宏在主持话题讨论时说,最近随着中国防疫 " 二十条 " 的发布,很多人对未来中国走出疫情有更多的期待," 我们内心非常清楚,最终走出疫情看的肯定是科技,但现在生物医药所做的这些贡献是不是已经提供了充足的支撑?我们相信中国是有能力来支撑我们整个抗疫,走出疫情。"

陈凯先:从仿制为主逐渐向自主创新发展

陈凯先表示,中国在生物医药领域走过了从仿制为主逐渐向自主创新发展的过程。

他表示,过去我们国家的新药研发能力薄弱,后来中国实施了推动创新药物研究的重大科技项目,促进新药研发。

他表示,全世界一年研发成功的新药大概有几十个,多的年份七八十个,少的年份三四十个,而目前中国能够达到一年研发二三十个新药的水平,可以说我们在整个国际新药研发中已经达到相当强劲的发展态势。

蒋华良:AI 制药不会取代人类制药

在制药领域,AI ( 人工智能 ) 会不会取代人类?

蒋华良说,AI 肯定是今后制药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但它不会取代所有,包括人的经验。

但另一方面,他指出,如果不掌握 AI 技术,永远做不过人家。

董晨:科学没有边界

" 科学是没有边界的 ",董晨在讨论中说。他表示,实际上我们不仅有人类健康共同体,我们还有科学共同体。

他表示,我们的 ( 生物医药 ) 产品不仅是为中国人制造的,也是为世界大众。中国的创新目标不光是为了中国的病人,不光为了解决新冠疫苗等挑战,我们是为了全人类能够走出疫情," 在这些方面,我觉得我们国家还是做了相当大的贡献。"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中国科学院 ai 上海 生物医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