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2-11-16
他是中国民族声乐的旗帜 | 家乡人深切缅怀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封娇

11 月 15 日,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的离世,让众多家乡人心中非常悲痛。作为中国民族声乐的一面旗帜,多年来,金铁霖一直关注着家乡音乐事业的发展和音乐人才的培养。虽然已经离开哈尔滨多年,但他对家乡总是念念不忘,时常与人说起哈尔滨的音乐、哈尔滨的学生,和让他在求学以及最初投身音乐教育事业时,每年都要回乡来看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

金铁霖离世后,他在哈的学生第一时间给师母马秋华发去了信息,愿老师一路走好,同时也希望马老师保重身体,节哀顺变。

如父如兄的长者 哈尔滨人的骄傲

听闻老师逝世的消息,金铁霖的第一位男学生胡英年心中非常难过,与老师相识 42 年来的过往一幕幕地在他眼前浮现,一切仿佛就在昨天。

胡英年与金铁霖结识于 1980 年," 那年金老师回乡探亲,父亲的一位好友将我介绍给他,那时我刚到哈尔滨歌剧院工作不久。我陪着金老师游玩、划船、吃马迭尔冰棍 …… 那时金老师才 40 岁,很潇洒。他说他一直想给哈尔滨写首歌,《哈尔滨,我心灵的光》这首歌就是那时候写的,也是他首唱的。"

1981 年,胡英年考进了中国音乐学院大专进修班,有幸成为刚刚恢复招生的中国音乐学院客聘教授金铁霖的第一位男学生," 那时他只教两个学生,骑着自行车来给我们上课,每星期一上主课,星期四回课。两年的学习生涯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我们却结下了很深的友谊和情感。我觉得金老师即像父亲又像兄长,他教学生很严谨,不仅思路很广,而且很钻研,特别是对中国的民族声乐有着独到的建树。"

2002 年,金铁霖回到母校哈尔滨市第十二中学。

胡英年说,金老师心很细,在中国音乐学院学习时,每到十一、元旦等节假日,金老师都会写张纸条放在他寝室的枕头上,让他第二天到家里去吃饭。虽然 1983 年毕业后,胡英年与老师接触的少了,但只要他到北京出差,都会带着红肠、面包去看老师," 老师爱吃哈尔滨红肠、鸡手,还爱喝点啤酒。"

胡英年说他最后一次见金老师是在 2011 年,"《松花江畅想曲——‘湿地 · 家乡’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到北京演出请金老师来看,我在北京展览馆侧门接他,一见面他就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金铁霖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其中不凡李谷一、宋祖英、董文华、阎维文等著名歌唱家,胡英年说,2009 年哈尔滨歌剧院建院 50 年,他去北京请老师题字,老师见到他非常高兴," 他搂着我热泪盈眶,并向大家介绍说,这是我的第一个男学生,是哈尔滨歌剧院的。我说您那么多学生都成名了,我只是个无名小卒啊,他说,你在哈尔滨也发展得很好。"

作为金铁霖的学生,胡英年说他跟老师学了很多,让他一生都受益匪浅," 跟他学做人,学习音乐方面的知识、声乐的技巧。金老师非常平易近人,全国各地的文艺团体几乎都有他的学生,他是中国不可多得的声乐教育人才,是中国民族声乐的一面旗帜,是哈尔滨人的骄傲。"

胡英年说,金老师的音容笑貌总是浮现在他的眼前," 老师一路走好,天堂没有病魔,铁霖老师千古,这是学生的最后一个心愿吧。"

为人低调谦虚谨慎 牵挂家乡人才培养

与丈夫胡英年一样,1981 年,齐燕也在中国音乐学院学习,虽然她不是金铁霖的学生,但因为是家乡人,业余时间,金铁霖也经常辅导她," 他并不拘泥于我是不是他的学生,因为是家乡来的,他对我们都格外重视。他非常低调,在艺术上有着那么高的造诣,培养了那么多的著名歌唱家,但是在生活中却又非常低调,跟我们一起在食堂吃饭。他回哈尔滨,我们请他到家里吃饭,他就像长者一样,非常和蔼可亲。"

齐燕说,金铁霖对家乡的文艺事业支持非常大,包括对家乡人才的培养,这些都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 他的学生遍天下,人们在心中对他是非常敬仰的,他的去世令人怀念。"

2012 年,金铁霖在哈尔滨市第十二中学为母校题字。

金铁霖一直非常关注家乡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2002 年和 2012 年他曾两次回到母校哈尔滨市第十二中学。哈尔滨市第十二中学副校长张海沿告诉记者,2012 年,金铁霖来到学校时还给母校题写了 " 教书育人全面发展 " 八个大字,希望母校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全面发展的人才。

1960 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的金铁霖,每逢暑假,便归乡心切,因为他要回家看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但第 30 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将 " 终身成就奖 " 颁发给他时,他却因身体原因未能回乡领奖。接受记者采访,说起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他表示真心希望哈夏音乐会能做大、做强,成为哈尔滨人民的骄傲,全国和世界音乐的总汇。

说起金铁霖对哈尔滨音乐发展的关心与关注,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黄大伟表示,金老师对家乡的音乐事业和音乐人才的培养、下一步的梯队建设都提出了很多指导性的意见。他非常低调、慈祥,为人谦虚谨慎。金铁霖老师是全国民族声乐教育领域中的一面旗帜,对于他的去世,我们心中都深切缅怀。"

编辑 宋芮彤

值班主编 张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