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中山市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状况如何?常年困扰三乡、坦洲等南部镇街的内涝问题怎么解决?11 月 17 日,新快报记者从中山市水务局召开的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进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三乡、坦洲两镇内涝问题有了解决方案,茅湾涌防洪排涝整治工程是中山市 2022 年重点推进的水利防灾减灾项目之一,它的建成将使三乡内涝成为历史。
据中山市水务局计划科科长顾垒介绍,中山市南部镇街特别是三乡、坦洲两镇地势低洼、汇水量大,容易出现内涝。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计划高标准建设和整治提升防洪排涝工程,整治南部镇街雨季内涝问题,让南部镇街告别 " 年年下雨年年涝 ",让百万乡亲早日远离内涝困扰。
据悉,茅湾涌防洪排涝整治工程将通过 6 项重点工程,在 " 上截 "" 中蓄 "" 下排 " 等方面下手,统筹解决坦洲、三乡等南部区域的内涝问题。其中,新建谷都截洪沟是 " 上截 " 的骨干单项工程,通过建设截洪沟,与龙潭水库联合调度,拦截三乡镇西南部山区坡面洪水后,在新圩村附近排入茅湾涌,实现高水高排,减轻山洪直接进入三乡镇建成区所造成的洪涝灾害。
扩建中珠排洪渠、乌石蓄洪湖、中心蓄洪湖是 " 上截 " 与 " 中蓄 " 的骨干单项工程,可有效拦截三乡镇东北部山区洪水及西北部山区的洪水,减轻三乡镇洪涝灾害。
茅湾涌拓宽整治(含鸦岗运河整治)为 " 下排 " 措施,将三乡镇东北部、西南部山洪及茅湾涌东片区洪水快速排至磨刀门水道,有效减轻三乡、坦洲城区的洪涝灾害。
大涌口泵站是 " 蓄滞 "" 下排 " 的骨干单项工程,通过预排和强排,充分发挥已有河涌的蓄滞作用,使茅湾涌洪水排放不受潮水顶托影响,对解决流域内涝问题至关重要。
中山市水务局副局长邓杰文表示,目前全市有外江防洪(潮)堤防 430 公里,分布在堤防上的防洪(潮)水闸共 191 座;水库山塘共 54 座,总库容约 8947 万立方米。总体而言,中山市基本建立了 " 以排为主、防排结合、泄蓄兼施、截洪优先 " 的防洪(潮)减灾体系,基本达到消除洪涝灾害威胁的目标。下一步将补足防洪(潮)体系中的明显短板,进一步夯实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基础,确保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红云 通讯员 林嘉豪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