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的鸟笼文创工坊,苗族手工艺人在编制鸟笼(11 月 16 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把非遗技艺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设立非遗工坊,采取 " 非遗 + 文创 " 的方式设计、制作旅游文创产品,推进苗族蜡染、银饰锻造、竹编鸟笼等非遗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并为掌握非遗技艺的村民在村中提供创作、创业平台,实现就业。同时,通过线上 + 线下的方式展示当地非遗文化之美,让古老非遗技艺焕发新生机。
在贵州省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的苗族蜡染工坊,村民在画蜡画(11 月 16 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在贵州省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的苗族蜡染工坊,村民在浸染蜡画(11 月 16 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在贵州省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的苗族蜡染工坊,村民在赶制蜡染文创订单产品(11 月 16 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在贵州省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的银饰锻造工坊,苗族手工艺人在制作银制器具(11 月 16 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村民在贵州省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的苗族吊脚楼上悬挂银饰装饰品(11 月 16 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11 月 17 日,在贵州省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村民在搬运用于制作竹编鸟笼的竹子。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在贵州省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的银饰锻造工坊,苗族手工艺人(左)在指导学徒如何选择制作银制器具的工具(11 月 16 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这是 11 月 16 日拍摄的在贵州省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一角(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在贵州省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的鸟笼文创工坊,苗族手工艺人在编制鸟笼(11 月 16 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在贵州省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的苗族蜡染工坊,村民在查看蜡画(11 月 16 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在贵州省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的银饰锻造工坊,苗族手工艺人在制作银制器具(11 月 16 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在贵州省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的苗族蜡染工坊,村民在画蜡画(11 月 16 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在贵州省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的苗族蜡染工坊,村民在赶制蜡染文创订单产品(11 月 16 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王欣 / 统筹 杨秀福 潘欢欢 / 签发 吴如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