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11-19
大咖说丨邬书林:江南文脉“不舍昼夜”奔腾向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 江南不仅是地理意义上长江汇入大海之在长三角流连形成的冲击平原,也是长江走向大海、走向世界,馈赠中国、馈赠世界的最灿烂的文化明珠和文明瞭望塔。当前,中国该如何推进文脉弘扬与创新?11 月 19 日上午,第三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开幕。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邬书林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文脉的传承,应该放到更高远的立意上。

△邬书林

邬书林当年从江南文脉的千年驿站镇江出发,走向中华文脉传承传播的国家殿堂,长期主管中国出版事业。他说,作为中华文化的血缘大动脉,作为世界文明海洋中的一道独特的中华风情,长江文明诞生养育的江南文脉一定像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的 " 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 那样日新又新,像孔子所说的那样 " 不舍昼夜 " 地奔腾向前。

" 一方面,我们要按照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考虑文脉的传承与创新。" 邬书林表示,在文化普查的基础上,我国已经形成了 24 万多种古籍书目,并进行有计划的整理工作。现在,4 万多种重要古籍已经整理完毕,《二十四史》已整理多遍。

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邬书林说,近年来,许多省市高度重视文脉传承。长江流域有《江苏文库》《浙江文库》,而且江苏各个市都在系统地整理本省的文献,为更好研究文脉提供实实在在的文献基础。" 近百年来,特别是在过去的 40 年中,中国全面、系统地翻译了世界各国的优秀经典,如饥似渴地借鉴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想。"

他表示,当前新型技术革命性进步,为文脉传承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他建议,要把文脉传承建立在高新技术掌握的技术之上,"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使我们能更快速度地了解我们古人留下了什么,我们可以用什么,他们的脉络怎么样,等等。"

现代快报 + 记者 白雁 胡玉梅 张然 王子扬 裴诗语 / 文 刘畅 吉星 施向辉 钱念秋 / 摄

(编辑 王鹏)

相关标签

江南 文献 奔腾 江苏 翻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