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11-19
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寻踪长江文化与中华文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 "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宋人李之仪在《卜算子》词中如此深情地对同住长江畔的友人寄去问候。

11 月 19 日,在第三届江南文脉论坛举办的 " 长江文化与中华文明 " 高端对话,正是对这首宋词最好的诠释。对话由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徐兴无主持,在无锡主会场参与活动的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熊月之、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林志猛、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杨旭辉,与线上参与对话的三星堆博物馆馆长雷雨,围绕 " 长江文化 " 与 " 中华文明 " 两个关键词,纵横万里、穿越古今,深情讲述他们研究视野里的长江,并将长江文化与希腊文化进行横向比较,综合文化、经济、考古、交通等多种学科领域,多角度多层次解读长江文化与长江。

△ 徐兴无

以长江流域为地理空间展开对话

" 长江文化与中华文明 " 对话以长江流域为地理空间展开,跨度从巴山蜀水一直到江南水乡。对话伊始,来自长江下游的熊月之首先把长江文化的空间和时间观念做了一个简要的总览。

△ 熊月之

熊月之说,由于长江流域内不同段的地形和环境、自然禀赋、高度、水流都不一样,因此万里长江在不同流域对那一片地方的影响就不一样。"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长江流域分成上游、中游、下游,上游是九江以上,包括九江在内,中游是九江这一带,九江以下是下游。不同的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人文因素种种原因形成不同的文化,都是长江文化的范围里。上游的巴蜀文化,虽然差别很大,但是也有共同的东西。中游长江水流比较陡,所以跟上游很不一样,过了九江以后就到下游了,下游更不一样了。"

△ 雷雨

来自长江上游的雷雨,长期从事考古工作,他对熊月之的说法表示赞同。他说,这些年来的考古发现,极大地提升了长江文化在中华文明版图中的地位,也使人们认识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同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促使学者们重新思考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道路、格局,还有机制等重大课题。像良渚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对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实证发挥着举轻若重的作用。

雷雨说,他来自长江上游,来自四川,许多人知道古蜀国是位于长江上游四川盆地古老的国家,蜀曾经多次出现在甲骨文和经文当中,也曾经参加过武王伐纣之战,但是对于古蜀的历史记载都极其简略。三星堆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于古蜀国乃至古代人民的认识,起到了纠偏作用。

中国的山水文化总是关联着美好的生活方式

林志猛对于江南的文化、文明以及中国的山水文明,有非常浓厚的的兴趣。他从 " 山水文明 " 和 " 山水文化 " 的角度,对长江流域广泛的文明形态进行了解读。

△ 林志猛

" 整个长江流域有非常广泛的文明形态,包括自然山水这些风景名胜呈现出多样性,各种民族思想交汇在一起,形成了非常独特的文化形态,也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包容性,这是长江文化显著的特征。长江文化是源远流长流动性的文化,同时也具有不断开拓创新的个性。"

整个长江流域有众多名山胜水,由于身处江南,所以林志猛特别关注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 这些园林与山水,构成了非常独特的品质,这些品质投入到个人生活和政治生活里面。首先是对内部秩序、对人灵魂精神的追求,以及延伸到对外部政治有序和谐的追求,而不是说追求像西方的海洋文明,更多会带来扩张性的,特别是帝国的扩张性。"

林志猛认为,无论是老子的 " 上善若水 ",还是孔子的 "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山水文化都是和上善、仁者、智者,这些人最宝贵的东西、最好的生活方式关联在一起。把山水两个层面具有流动性的一面,又具有深厚稳固性的层面,双重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国山水文化非常鲜明的特征。

从四种文学、艺术经典作品看长江文化

杨旭辉从四种中国文学和艺术经典作品出发,讲述他对长江文化的理解。

△ 杨旭辉

第一个经典是 " 春江花月夜 "。这首诗的清丽雅致,并不仅仅局限在长江下游,也不仅仅局限在它所描写的扬州," 其中蕴含了人类文化的永恒性,‘何处春江无月明’包含着深刻的宇宙观和对生命哲学的思考。"

第二个经典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范仲淹无论是在江湖还是庙堂,都始终有一种儒家知识分子兼济天下的人生情怀,是非常值得崇敬的," 儒家文化发源于中原地区,但是发源于黄河地区的儒家文化对南方的长江文明产生的滋养是毋庸置疑的,我们非常感怀这样的文化。"

第三个经典是《三言二拍》。在杨旭辉看来,这本书中有很多价值观跟农耕时代安土重迁、重农轻商的观念是背离的,可以感受到明清以后江南地区文化价值趋向的多元化。" 北方黄河文明是以政治文明为中心的,而我们江南的文化尤其是长江流域的文化,当正式退出或者远离政治的时候,商业文明的发达一直延续到今天。"

第四个经典是《千里江山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表现的是群山万壑和百川汇海,而长江流域正是孕育于其中。长江流域诞生了巴蜀文明、荆楚文明和江南文化,从三大体系中又派生了徽州文化、海派文化、吴越文化等支脉。

现代快报 + 记者 白雁 胡玉梅 张然 王子扬 裴诗语 / 文 刘畅 吉星 施向辉 钱念秋 / 摄

相关标签

九江 江南水乡 地理 三星堆 上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