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11-20
与时间赛跑 白云区嘉禾街疫情防控战线上的“隐形战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 全员核酸结果出来之后,流调、管控、服务必须衔接到位,一分钟都不能耽搁。综合组既要掌握实时信息,也要督导各组做好对接。" 虽然刚熬过一个紧张得没合过眼的通宵,白云区嘉禾街疫情防控指挥部综合组组长林浩俊还是显得斗志昂扬。

时间就是生命,坚持就是胜利。自本轮本土规模性疫情暴发以来,白云区嘉禾街在市、区的有力指导下,全员出动,同心抗疫,快速有效处置本土疫情。在一线工作人员艰苦奋战的同时,有一群人日夜坚守在街道指挥部,保障各线口有条不紊开展工作。

各部门工作 24 小时轮转不间断

" 在回嘉禾参加本轮疫情防控之前,我已经在石井抗疫了一个多月,所以在那边累积的一些经验到了这里迅速派上用场。" 林浩俊向记者表示。据了解,今年 9 月,他被区统一派驻石井街马岗村担任第一书记,石井 "0925""1027" 疫情期间又负责石井街隔离转运工作。嘉禾街本土疫情发生后,他火线驰援嘉禾,再度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回到岗位后,林浩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协助街道领导科学建立疫情防控应急状态资源分配,将全街人员统一编入各个专班、工作组、前线指挥部,确保流调、转运等关键环节力量充足,确保各部门工作 24 小时轮转不间断。为了保障指挥部这个中枢系统的正常运转,综合组组长这个岗位要统筹做好信息报送、数据分析、会务保障、事项督办等各项工作,还要协调各组、各专班与前线指挥部、网格的工作衔接,只能是白天全天在岗、晚上隔天轮换," 疫情最胶着的时候,人就像永动机一样白天黑夜连轴转,基本上就是连续工作 30 几个小时,才能去补觉六七个小时。" 林浩俊说。

与林浩俊情况类似的还有综合组的杨远驰,他是林浩俊的 B 岗人员。" 不是不想喘口气,实在是各种要对接的事项太多 ",杨远驰向记者展示自己的手机,短短 1 个小时之内,他已经接打了十几个电话,从信息填报、事项督办、应急处突到综合保障的各类统筹协调都要去处理。

作为防控指挥部的运转核心," 又多又急 " 是综合组的常态。" 最多的时候我同时要填四五份报表,找数据、看数据、核数据看得我眼睛都肿了,‘表哥’‘表姐’是大家彼此的戏称。" 综合组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嘴上虽然偶有抱怨,他们依然在一丝不苟地核对数据,因为在保证数量和速度的前提下,数据的准确也是指挥部运筹帷幄的首要保障。" 半小时、一小时准备一份材料是常态。" 另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严峻的疫情形势下,前线形势瞬息万变,综合组必须及时掌握一线最新情况,快速整理形成材料做好上情下达,确保上级指挥部迅速获取信息、前线指挥部和各组抓好落实,真正做到 " 令行禁止、有呼必应 "。

为支援队以及风险区居民做好后勤保障

除了做好统筹协调、信息处理,综合组还要担起后勤保障 " 大管家 " 的职能,解决一线人员的衣食住行等后顾之忧。

" 这是嘉禾街首次遭遇规模性本土疫情,为了管控住疫情,市、区调派了大量工作人员前来支援,最多的时候一个晚上有 500 多人、几十支队伍进驻,接到任务后,我们负责后勤的三四名同志拼命打电话找房源,马不停蹄地对接各支队伍收集队员信息并及时答疑解惑。虽然一直忙到半夜,但是一想到能够让支援人员休息得好、专心抗疫,我们就觉得很有成就感。" 综合组林桂凤告诉记者。

除了做好日常的生活保障,综合组还坚持把细心、暖心、关心送到位。负责此项工作的苏健安告诉记者,近段时间以来他一直奔走在采购点、仓库和各指挥部之间,一车一车地将 2500 箱慰问物资、2 万多份爱心包分发至各个网格,让一线的工作人员和风险区内的居民感受到温暖。" 虽然工作量极大,但是我们组的同事在忙完自己手头的工作之余纷纷帮我补位分担,在把关怀送给大家的同时让我也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 苏健安说。

林浩俊表示:" 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万众一心、聚力同行。综合组的工作繁杂紧急,但很多时候是‘看不到’的。我们愿意继续当好疫情防控的隐形战士,保障好各个环节的平稳运转,为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络、守护一方平安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文图: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通讯员 云嘉宣

审发:黄越尧 编辑:曾贵真 校对:池翠萍

相关标签

林浩 统筹 准确 数据分析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