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1 日)上午," 人还活着却被人网络祭奠 4.3 万次 ",冲上热搜。
这到底是个什么事?
人活着,但在网上 " 被死亡 " 了 ,某日,璐璐从朋友处得知,在安息网络祭祀平台(化名)内设有 " 厦门美丽女孩璐璐纪念馆 "。
该馆建立于 2016 年 1 月,6 年来访问量达 4.3 万余人次。
网页上详细记载了璐璐的 " 生平 ",包括出生日期、籍贯、悼词。
"2010 年 1 月某天晚上,离校后失踪,过了好几天才在海里发现她面目全非的尸体,愿在天堂安息 "。
纪念馆设有灵堂、网上墓园等动画背景,都放着璐璐的头像,另外还设有 " 音容笑貌 " 模块,发布了 10 张璐璐的生活照。
对此,有网友推测:
判决:平台承担侵权责任
璐璐得知此事后十分气愤。网页中记载的个人信息均与其本人信息一致,且所有照片都是她发布在个人社交平台的生活照。
她认为安息网络祭祀平台侵害其肖像权、名誉权,要求平台承担侵权责任。
安息网络祭祀平台也确认这些情况属实。
但因这个纪念馆设立于多年前,当时还未实行实名制登记,所以目前只能找到设立用户的 IP 地址及昵称、登录名,无法提供其真实姓名、地址、电话等信息。
法院审理认为,安息网络祭祀平台应严格审核被纪念人的相关信息,特别是对设立者与被纪念人的身份关系,及被纪念人的死亡信息进行严格的形式审查(如相关部门出具的死亡证明等),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平台对他人人格权益进行侵害。
本案中,平台并未严格审查被纪念者璐璐的信息、未严格落实注册用户实名认证,导致实际侵权人认定难,依法应承担侵权责任。
表情包都可以网络祭拜
2021 年,张亮(化名)也遭遇过类似事件,
他表示,有人在网络祭祀平台给他建了一块网墓," 打开地址链接跳出来一个网页,一个墓碑形状的图片上,不仅有我的照片、真实姓名,底下还放了供品。" 多次联系网站后,这个网墓才被删除。
随着越来越多人选择网络祭扫,高价虚拟祭品、诱导消费、恶意为生者创建 " 灵堂 " 等乱象随之而来。
民政部数据显示,今年清明节假期首日,全国共有 2304 个网络祭扫平台,网络祭扫群众 695 万人次。
祭奠堂的虚拟祭品
今年 4 月,记者搜索发现不少网络祭扫平台对逝者信息审核存在漏洞。
随机下载的几个网络祭祀 App,均可乱填信息、随意上传照片创建纪念堂,创建过程很顺利,平台均没有进行任何审核。
有网友表示,在某 App 中,可上传表情包作为 " 逝者 " 头像,姓名、生平等信息均可随意填写,用户提交后平台未经任何审核,线上纪念堂就创建成功了,表情包头像和虚假信息出现在虚拟墓碑上,可正常祭拜。
今年 4 月 2 日,国家网信办下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明期间网络祭扫规范管理工作,其中包括严防活人被祭拜、随意立网碑建网墓等情况。
P 遗照,一种新型网暴
P 遗照,本质是一种网络暴力。不少网友面对这类事件,第一反应都是 " 瘆得慌 "" 过分 "。
当下,依托新的媒介平台和传播方式,新型网络暴力花样翻新,已从过去狭义的语言暴力,发展为文、图、视频等全方位攻击,
危害日益严重。
比如,在视频网站上,大面积带有辱骂字眼的弹幕刷屏,如 " 出殡 "" 暴毙而亡 "" 赶紧糊 "" 你全家死了 "……
在社交平台上,给网暴受害者 P 遗照,或是发布以肢解当事人躯体,给当事人抬棺为主题的画作;恶意剪辑的 " 鬼畜 " 视频,脱离了善意娱乐的范畴,表现出显著的人身攻击、恶意丑化、传谣抹黑趋向;
针对特定个人的恶意 " 锤人 ",内容夸张,煽动性强,且真实性存疑;
在大量无关的热门话题下带 " 被黑者 " 出场,创建谐音或带有侮辱意义的 " 词条 " 或 " 话题 ",并集中大量转发;以私信形式谩骂、骚扰他人等 …… 这些都属于网络暴力的范畴。
在此,法院提醒,生活中,当发现自己的民事权益被他人利用网络服务进行侵害时,应当及时留存证据并将相关诉求及初步证据
反馈给网络平台的经营者,防止自身合法权益继续被侵害。
来源 央视网综合潇湘晨报、西部决策、新华社等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