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稳住经济大盘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克服疫情冲击影响,经济运行延续恢复态势,工业投资稳定增长,就业物价总体平稳,新动能积蓄增强,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在保订单、稳生产、助企纾困等政策措施持续作用下,1 至 10 月,我市工业生产持续稳定,主导行业有力支撑。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9.1%,增速居全省第 4 位。全市 37 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 23 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为 62.2%;1241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 669 家企业产值同比增长,增长面为 53.9%。制造业高端化步伐加快。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5.5%,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0.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45.8%,分别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增速 6.4、1.6、36.7 个百分点。
1 至 10 月,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同比增长 17.5%,增速居全省第 5 位。其中,工业及技改投资加快,工业投资同比增长 22.8%,分别比上半年、前三季度提高 5.6、6.9 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 27.5%,分别比上半年、前三季度提高 10.6、5.4 个百分点。
聚焦消费品市场,1 至 10 月,全市消费品市场稳步恢复,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230.8 亿元,同比增长 7.8%,增速居全省第 5 位。有零售额的 22 类商品中 16 类商品实现增长,增长面为 72.7%,其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 36.2%,粮油、食品类增长 11.0%,服装鞋帽类增长 18.1%,烟酒类增长 20.8%,通讯器材类增长 16.4%,合计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速 4.9 个百分点。
1 至 10 月,我市财政税收相对稳定,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94.4 亿元,国内税收收入 233.1 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同口径分别增长 3.9%、1.2%。金融用电支撑有力,前 10 个月,我市企业产能稳步释放,全社会用电量增长 6.8%,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 5.0%,增速均居全省第 2 位。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力度,加大相关生活用品的供应,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需要,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 11.0%;城镇新增就业 4.24 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 1.4%,保持温和上涨态势。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杨文洁 编辑 乔雨晴 审核 王天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