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经济参考报 11 月 22 日版面头条发表文章《" 监管 + 服务 ",长春不断拓展信用信息应用场景》。
" 监管 + 服务 ",长春不断拓展信用信息应用场景
近年来,吉林省长春市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逐步完善信用信息基础设施,通过 " 监管 + 服务 " 双轮驱动,不断拓展信用信息应用场景。
实时更新数十亿条信息、科学评定企业信用等级、搭建银企对接平台 …… 长春市把数据库中的信用信息变成服务企业的触手,让数据多跑腿,基于信用体系的助企服务手段更加多样。一系列举措下,长春市的城市综合信用指数从 2019 年时的全国靠后,提升到今年连续数月名列前茅。
长春市二道区 " 信用 + 养老服务 " 信息系统。(资料照片)
45 亿条信用信息 " 搭梁建柱 "
完善信用基础设施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长春市线上推进数据归集,线下延伸服务触角,为发挥信用信息应用价值提供支撑。2020 年,长春市制定《长春市公共信用信息征集目录》,作为《长春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责任清单》的主要内容进行发布。目录涉及市级部门和单位 36 家,公共信用信息类别 234 类,为政府部门落实数据共享责任,加快推进数据共享应用,强化数据安全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同时,长春市指导各辖区编制本级公共信用信息目录,规范信息归集的路径,为政府部门、市场主体进行信用信息查询、定位和获取提供基础支撑。
在此基础上,长春市逐步完成线上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该平台集信用信息数据采集、处理、管理、监控于一体,实现与省、县(区)信用信息平台和市级政务服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 互联网 +" 监管平台等内部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成为全市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的 " 总枢纽 " 和公开公示的 " 总窗口 "。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为确保信用数据的准确、实时、全面,该平台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等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对动态变化数据的自动化、批量化归集,并进行智能化、精准化的比对、去重、清洗和更新。
截至目前,长春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的数据超过 45 亿条,其中与市场主体经营密切相关的水、电、仓储物流、社保缴纳等 9 类数据近 7 亿条,主体平均信用记录数在全国省会和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
在线下,长春市不断织密信用服务网络,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和 17 个县(市)区、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信用服务区,免费提供信用信息查询、信用报告打印、" 信易贷 " 咨询和注册、信用修复等服务,逐步打造功能齐全的信用服务网点,为市场主体缩小服务半径。
信用监管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长春市扩大市场主体信用承诺覆盖面,告知承诺事项已占法定可承诺事项 100%,并在此基础上完善 " 双随机、一公开 " 监管模式,逐步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长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鲁宁介绍,以信用监管为基础,44 个市直部门和县区 506 个部门参加 " 双随机、一公开 " 监管工作,已形成 " 条块结合、市县两级同步一体化 " 的综合监管格局,在减少对企业干扰的同时提升监管效能,营造更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国大益和大药房吉林有限公司在长春有近 300 家门店,公司质量管理部部长刘文娟说,过去各门店每年都要接受来自各级市场监管、卫健、医保等部门的几十次检查,现在是多个政府部门联合上门检查,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检查频次比过去减少了 2/3。
" 如果企业的信用等级高,检查频次就会降低,这大大减轻了接待压力,不仅使企业可以更安心地经营,也促使我们更加珍惜自己的信用。" 刘文娟说。
而企业一旦失信,长春市将实施联合惩戒,推动各部门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互认,在招投标、土地受让、融资、荣誉授予等领域进行准入限制,提升信用监管的整体公信力和社会认知度。
同时,长春市兼顾信用监管的力度和 " 温度 ",对失信企业惩戒后,加强信用修复服务,探索建立了信用修复告知前置机制,各监管部门在下达行政处罚通知书的同时发放信用修复提醒告知书,说明信用修复的政策、渠道及流程,帮助企业及时纠错、主动自新,降低失信影响。
长春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处四级调研员李响说,长春市通过探索告知前置机制,开通公益性在线学习,建立线上线下双渠道受理、培训等信用修复举措,提供管家式服务,使 2000 余个市场主体完成信用修复,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以信为用解企业之急
在长春下辖公主岭市,新盛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是一家热电联产的供暖企业,在 10 月供暖季到来之前,需要贷款进行厂房建设、设备购置和生物质燃料采购。过去公司贷款需要逐家联系银行,而现在通过长春市 " 信易贷 " 平台在线上向公主岭农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不到 1 个月就获得了 2.1 亿元的授信。
" ‘信易贷’平台真是太方便了,公司在线上就可以在各家银行中选出适合的贷款产品,不用到处跑腿了。" 该公司财务总监李雷说。
银企间信用信息不对称,既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症结,也是导致信贷风险的重要原因。为破解这一难题,长春市搭建了基于企业信用的 " 信易贷 " 平台,与金融机构共享信用信息,促进银企间高效、快捷对接,通过加大对守信主体的融资支持力度,实现 " 信用越好,贷款越容易 "。
中国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张晓丽表示,长春 " 信易贷 " 平台既能帮助银行获客,也能帮助企业找到适合的金融产品,有利于将金融 " 活水 " 精准滴灌到市场主体。
此外,长春为 " 信易贷 " 平台专门设计了贷前信用风险预判和贷后信用监测预警功能,以多维度风险信息的自动化收集与传递、智能化加工与分析等科技手段,生成包括市场主体经营能力、财务状况等为主的信用报告,为金融机构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提供有力抓手。
截至目前,长春 " 信易贷 " 平台注册企业 27 万家,融资金额超过 4.2 亿元,2021 年荣获 " 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特色平台 " 称号。
不仅是 " 信易贷 ",为实现 " 信用有价、守信受益 " 的正向激励,长春市已开发应用 70 余个 " 信易 +" 场景,信用应用场景覆盖的群体范围越来越广泛、惠民便企的方式越来越多元," 信易 + 容缺受理 " " 信易 + 政策直达 "" 信易 + 车辆免检 " 等主体多元、各具特色的创新应用不断出现和完善,为守信者在更多领域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长春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负责人表示,长春市将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推进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与经济社会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经济参考报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