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11-23
甘肃省开展首例“儿童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技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近日,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省中心医院)儿童急救中心二部在副院长、主任医师王卫凯的带领下,创新性地运用 CRRT(血液净化)联合 ECCO2R(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技术)技术,成功救治一名因 " 纵隔肿物、上腔静脉压迫 " 导致脑水肿、呼吸衰竭的患儿。目前,患儿各项生命体征稳定。这是全省首例儿童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技术在临床上的开展,填补了我省在该领域的空白。

(图片由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提供)

两周前,患儿经急诊绿色通道紧急入重症监护病房,王卫凯立即组织团队给予气管插管,行气管镜检查时,发现患儿左主气道完全受压,单肺通气,动态监测血气分析,提示二氧化碳分压居高不下,最高达到惊人的 115mmHg。据悉,正常人动脉血气分析中二氧化碳值为 35-45mmHg,超过 70mmHg 就是检验危急值。团队深知如不及时缓解二氧化碳分压持续增高的状态,患儿生命危在旦夕。

此时,采用常规抢救措施已无法控制病情。儿童危重症救治团队紧急制定方案,与患儿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运用 CRRT(血液净化)联合 ECCO2R(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技术)改善患儿脑水肿及清除过高的二氧化碳。

(图片由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提供)

随着设备的顺利运行,患儿的二氧化碳分压逐渐稳步下降,在上机治疗 1 小时后,为患儿复查血气分析,提示二氧化碳分压下降至 47mmHg,圆满达到了清除效果。目前,患儿正接受后续治疗中,各项指标慢慢趋于正常,病情好转。

儿童急救中心二部张太宁医师介绍," 纵隔肿物、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 是因上腔静脉受到肿瘤压迫或侵犯,导致官腔狭窄,血流受阻,回流不畅,从而使出现脑水肿、呼吸衰竭等病症。采用 ECCO2R(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技术)会清除急性低氧或急性高二氧化碳呼吸衰竭患者的二氧化碳,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呼吸性酸中毒,为患者提供生命支持,也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

目前,国内外已将 ECCO2R 应用于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等的治疗中,而在儿童危重症中的应用尚处于理论探索与实验阶段,临床运用较为罕见。

此次,该院创新性地将体外生命支持技术联合应用,标志着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省中心医院)危重症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将为全省危重症儿童的安全与健康筑起坚实屏障。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省中心医院)儿童急救中心(PICU)二部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承担儿科门诊、急诊急救、院前转运和儿科病房的医疗、护理工作。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一审丨编辑 宗成贤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张鹏

相关标签

二氧化碳 王卫 甘肃省 教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