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施参莲 记者 杜雪迎 文 / 摄) 11 月 25 日,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在南京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召开了 " 南京市残疾人民生实事完成情况 " 新闻发布会。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22 年,江苏省政府将 " 孤独症儿童基本康复服务全覆盖 "" 新增 16-59 周岁无业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托养服务 13000 名 " 列为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南京市政府将 " 帮扶 1000 名残疾人就业 " 列为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实际新增 1737 名孤独症儿童接受基本康复服务,新增残疾人托养 830 人,帮扶 1205 名残疾人就业,提前完成目标任务。
多区试点,为 1737 名孤独症儿童提供基本康复服务
南京市残联新闻发言人、一级调研员曹志祥介绍,根据省市有关安排,2022 年,南京要完成 1130 名孤独症儿童康复任务。" 为了实现孤独症儿童基本康复服务全覆盖,制定了《南京市落实 2022 年度省孤独症儿童基本康复服务全覆盖行动实施方案》,并主动对接市卫健委出台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试点工作方案,切实摸清孤独症儿童康复需求底数。2022 年,在建邺、鼓楼、栖霞、江宁区进行了试点,2024 年将推广到全市各区。"
同时,严格按照市孤独症儿童基本康复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开展康复服务,加强机构规范管理。并积极组织各类省级孤独症康复培训、举办市级专业培训,培训孤独症康复专业人员 1500 余人次。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普及孤独症康复知识,举办全市孤独症儿童才艺展演、孤独症康复师教案评选、孤独症康复知识竞赛,以及 6 场孤独症康复公益讲座。
此外,在 " 宁儿康 " 平台开通 " 孤独症儿童康复指导和残疾人心理咨询 " 在线服务,携手南京特教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凝聚专业力量,精准提供心理疏导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已为 1737 名孤独症儿童提供基本康复服务。
广泛开展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新增残疾人托养 830 人
在残疾人日间照料和寄宿制托养服务的基础上,南京广泛开展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 " 一公里 "。其中,建邺区残联开展 " 邺康莫愁 " 居家照护特色项目,为 80 多名重度失能、一户多残、依老养残、孤残等多种类型困难残疾人及其家庭提供服务。栖霞区残联与各街道 " 残疾人之家 " 联合开展 " 送康上门 " 服务,通过政府招标购买服务,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居家照护服务,确保了托养服务的专业化和精准性。江宁区秣陵街道开展了 " 秣手相扶 " 残疾人居家服务项目,以精准、专业的嵌入式服务,给残疾人提供了日常照料、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帮扶。
" 为实现残疾人托养智慧化管理、精准化服务,我们还积极推广使用全省残疾人托养服务系统,着力打造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系统的‘残疾人服务监管平台’,实现残疾人托养需求调查和服务记录信息化,并根据大数据分析残疾人实际服务需求及时调整服务项目,做到精准掌握、精细落实、精确反馈。" 此外,曹志祥介绍,依托民政和卫健、医保等部门的养老、医疗、失能照护机构,协同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形成多部门联合机制。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鼓楼区残联积极探索精神残疾人居家服务新模式,打造 " 精神残疾人居家服务 " 项目。项目由下关街道希望残疾人之家运作,创新融合了 " 伙伴互助 " 模式,以多元化的康复手段帮助精神残疾人进行居家康复托养服务,由居家康复托养服务转化为日间照料的精神残疾人比例也大幅度提高。江北新区寄宿制托养机构——和阳托养中心也已正式营业,设有寄宿制托养床位 80 余张,配备专业的医疗设备、康复器材,并引入专业医疗团队运营,可为重度残疾人提供专业的医养融合服务,目前在托人数 21 人。
据悉,目前,南京已有部分 " 残疾人之家 " 分别进入养老、失能险服务机构名录,残疾人可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不同的机构进行差别化服务。截至目前,南京全市托养服务残疾人 4681 人,其中新增残疾人托养 830 人。
拓宽就业渠道,帮扶 1205 名残疾人就业
在残疾人就业方面,曹志祥介绍,在落实南京市助企纾困 20 项措施的同时,联合市财政局下发《关于实施疫情期间残疾人就业和残疾人服务机构纾困解难举措的通知》,加大奖补力度、拓宽就业渠道、促进技能提升。积极开展 " 就业援助月 " 专项活动,结合残疾人就业需求,精准帮扶残疾人就业。
记者了解到,全市残联系统先后在线上线下举办多类别残疾人专场招聘会 60 多场,累计提供 2000 多个就业岗位,免费为 1524 名残疾人提供了西式面点、美甲、互联网营销师、花卉园艺、手工编织等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此外,主动探索残疾人就业新模式,与江苏电信及圆通快递公司合作,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居家客服岗位,并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及家属免费开展岗前培训。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残联还打造了残疾人就业创业平台,将 " 汇爱坊 " 助残公益平台提档升级,积极发挥全市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项目调配中心作用,统筹全市辅助性就业资源,编制全市辅助性就业产品目录,加强辅助性就业产品宣传,为辅助性就业项目的引进、产品销售提供支撑。据悉,截至 2022 年 10 月底,南京残联已累计帮扶 1205 名残疾人就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