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24 日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 " 汕大医附一院 ")获悉,该院骨髓移植科近日顺利开展了粤东地区首例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完成了一场 " 生命接力赛 "。
据介绍,接受此次手术的患者小陈(化名)今年仅 6 岁,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今年 7 月份,小陈突发牙龈出血不止,家属立即将其送至汕大医附一院就诊。
经检查,小陈的血常规检查提示三系(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而经完善骨髓涂片检查、骨髓活检等一系列检查后,小陈被诊断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衰竭性疾病,年发病率在我国为 0.74/10 万人。患者会因造血衰竭,三系减少,而出现反复感染、贫血、出血倾向等表现,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汕大医学院附一院负责此次移植手术的核心团队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是目前根治再障的唯一手段。
主治团队商量讨论治疗方案
经与小陈家属沟通后,汕大医附一院儿科、移植科的医护团队一边为小陈进行支持治疗、鼓励家长,一边立刻着手在中华骨髓库寻找有无合适供者。幸运的是,经过了两个月的等待,在中华骨髓库匹配到了全相合的无关供者,并且供者同意捐献干细胞。
据介绍,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非亲缘配型成功的几率仅为几万分之一。因此,尽管供者远在贵州,且因为疫情的关系,中途体检一度延期,但在当地红十字会、卫生部门的协助下,后续供者造血动员、采干都如期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汕大医附一院负责此次移植手术的核心团队成员在移植开始前,就患儿的移植方案,与南方医院的冯晓勤教授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最终确定了治疗方案以及应急预案。
11 月 2 日,小陈在移植仓内开始进行预处理。其间,小陈出现了呕吐、纳差、发热、膀胱刺激征、肝功能损害等症状,但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护理下,她都一一顺利闯过。至 11 月 9 日晚,小陈开始回输无关供者的干细胞。看着一滴滴造血的种子顺利输入患儿体内,移植团队成员们既激动又期待。
11 月 19 日,移植 +10 天,小陈身体里的粒细胞开始上升;11 月 22 日,移植 +13 天,小陈身体里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均已植入,这也意味着小陈接受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成功开展。
" 此次我院骨髓移植科、儿科通力合作,成功开展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开创了粤东地区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先河,标志着我院、粤东地区治疗儿童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又迈进一个新台阶。" 汕大医附一院负责此次移植手术的核心团队的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 | 羊城晚报 · 羊城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