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盘水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因地制宜,依据 " 凉都 " 优势积极推广环保、健康的生态养殖模式,大力推进生态渔业发展,不断促进渔业转型升级。
优势:前景广阔 气候适宜
自 2021 年起,贵州省把生态渔业列为全省重点推进的 12 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这也为六盘水市发展生态渔业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新的战略机遇。
发展生态渔业市场前景广阔。六盘水市鱼产品多为湖南、江西等外省供入,运输成本较高、鱼产品品质不高。按人均年平均淡水鱼需求 12 斤计算,仅中心城区年需求量高达 5100 吨,就目前养殖规模而言,远不能满足六盘水市鱼产品需求。
发展生态渔业独具 " 凉都 " 优势。六盘水地处乌蒙山脉南端,云贵高原中部的斜坡上,处于季风湿润气候区,雨热基本同季。市内水库水温大多在 10 ℃— 20 ℃之间,冷水鱼最佳生长温度为 12 ℃— 18 ℃,库内可放养滤食性鱼类,库外可养殖冷水鱼。水库鱼类主要生长季节在 5 — 10 月,伴随汛期来临,降雨较为集中,降雨可带入大量鱼类饵料,同时,水温逐渐升高,鱼类活跃,水生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
措施:守好底线 扩面增量
发展生态渔业是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有效结合点,也是六盘水市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选择。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六盘水把坚守生态底线作为一条刚性要求贯穿于生态渔业发展各环节、全过程,坚持全域 " 零网箱,生态渔 "、坚持人放天养,加快构建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和生产方式,推动养殖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合理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推动水产养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坚持扩面增量,提质增效。围绕新国发 2 号文件带来的政策红利,六盘水加快在建水库项目建设,针对 " 十四五 " 水利发展规划中已有水库项目进行全面梳理、补充和调整,谋划并建成一批重大水库项目,夯实生态渔业基础。因地制宜,推行 " 一库一策 "" 一水一策 ",进一步扩大养殖面积,力争做到宜养尽养。同时,加大先进的养殖技术、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学习推广,大幅提高单产水平。
坚持龙头带动,整体联动。六盘水市加大水产养殖龙头企业支持力度,实行 " 一企一策 ",围绕支持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技术提档升级、市场开拓、项目落地和品牌打造,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集中打造双桥水库 5000 亩以上湖库生态渔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通过标准化基地建设,推广标准化的养殖管理模式,引领带动生态鱼全产业规范化发展;以和中山市东西协作为契机,引进一批影响大、市场广、实力强的企业落户六盘水市,在技术研发、管理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加强合作,加快提高全市生态渔业市场化、产业化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成就:从无到有 稳步发展
近年来,六盘水市秉承 " 以水养鱼,以鱼净水 " 发展思路,依托现有水库优质冷水资源,坚持以 " 水库普及养、坝后设施养 " 为主的方式,大力发展湖库生态渔业、特色渔业和设施渔业综合种养,全市生态渔业稳步推进发展。
生态渔业规模迅速扩张。自 2018 年实施生态渔业以来,六盘水市大力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养殖面积、产鱼量、产值迅速提升,在黔中水利枢纽平寨库区和北盘江光照库区打造了万亩以上湖库生态渔业示范基地。2022 年 1-10 月,全市水产养殖累计面积 5.01 万亩、同比增长 7.06%,其中湖库生态渔业面积累计达 4.85 万亩、完成任务数 3.07 万亩的 157.9%;累计产量 2335 吨、同比增长 14.63%、完成全年任务数 2441 吨的 95.66%。
设施渔业从无到有。积极引导养殖企业利用宜渔资源和现代渔业技术成果,开展设施渔业养殖,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建成六枝特区 30 条内循环养殖槽,预计 23 年年初投放叉尾鮰、鲈鱼等鱼苗,预计年产量 60 万吨,产值 974.4 万元。同时开展水库水域生态渔业 " 人放天养 " 试点,累计投放鲢、鳙鱼种苗共计 140 万尾。六盘水市水投公司通过对市内水库及兴义市木浪河水库、三穗渔业养殖基地、广州市大疆渔业公司等实地调研,并开展养殖成本、市场前景等因素进行分析后,在双桥水库实施生态渔业发展项目初显成效,项目概算总投资 1.42 亿元,占地共 178.23 亩,采取 " 水库普及养、坝后设施养 " 的方式养殖和繁育鲟鱼、鲑鳟鱼、裂腹鱼和常规鱼类。截至目前,项目完成投资约 0.7 亿元,大水面养殖投放滤食性鱼类约 50 万尾,安装生态环保型养殖设施陆基桶 184 个,培育鱼苗 80 万尾。
龙头效应不断凸显。六盘水市水投公司成立了贵州乌蒙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双桥、玉舍两座中型水库开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养殖,目前,已投放鱼苗 50 万尾,依托丰富的优质水资源,利用现有大量闲置土地,积极开展坝后设施渔业养殖,为市场提供高品质冷水鱼。钟山区水投公司成立了生态渔业发展全资子公司,负责辖区建成的 13 座水库生态渔业开发,建成了六盘水市水产品二级批发市场。农业部门牵头成立了六枝特区强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贵州省鑫润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 4 家农业养殖公司,今年以来,生产商品克氏原螯虾 232 吨,产值 1220 万元。水城区水投公司通过与中科院武汉水生所合作,分别在观音岩水库、万营水库投放 2 吨鲢鱼苗、1 吨鳙鱼苗,目前,鲢、鳙鱼均长势良好,鱼苗已长到 3 斤左右,有效改善水库水质。2021 年 3 月," 凉都鱼 " 通过相关机构认证,品牌形象进一步确立。
新生动力持续注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河南黔豫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投资六盘水市生态渔业发展,目前,盘州市鱼洞坝水库水域生态养殖项目已全面落地,项目总投资 1.25 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8000 万元,拟在鱼洞坝水库水域建设苗种培育基地水面 100 亩,投放鲢鱼、鳙鱼鱼苗 10 万尾,拟建冷藏室 2000㎡,冷藏设备、产业链深加工厂等设施设备配备齐全,预计在 2023 年 3 月投产,为全市生态渔业健康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生动力。
下一步,六盘水将持续加大投入、强化管理、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提升水产品质量,不断推动全市生态渔业健康稳步发展,为建设幸福六盘水贡献力量。
李梦秋
编辑 段筠 /统筹 蔡小兰 /签发 高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