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街道 " 大工委 " 堡垒聚合和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资源统筹作用,组织 3000 余名党员志愿者下沉社区报到、发动省市支援党员志愿者 1000 余人参与一线防疫,累计调动 1 万多人次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服务时长超过 8 万小时,形成党群合力、全民参与、同心抗疫的良好局面,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坚强屏障。
坚持党建引领,织密防疫组织体系
在抗疫过程中,街道构筑体系化堡垒。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和党群服务中心,上线运行 "1+5+X" 工作机制,"1" 即由街道党工委牵头,组建三元里城中村 " 大党委 ","5" 即社区、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物管等党组织纳入 " 大党委 " 成员单位,"X" 即广泛组织动员党员干部、居民群众、志愿者等力量资源,全面推行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的 " 一核多元 " 党建引领治理体系,通过召开党建联席会议、文明实践工作部署会议等方式,在党群联动、资源联合、协同联治中推动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二是突出网格化管理。
在党建引领网格 " 五长 " 微治理成果基础上,街道全面摸清、精准掌握在册党员、下沉党员、流动党员分布情况。采取 " 一方隶属、双重管理 " 方式,全面构建起 " 街党工委—社区(村)党组织—综合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责任区 " 五级基层组织架构,组建城中村网格党支部 53 个、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 18 支,发挥地缘人缘优势深入城中村横街窄巷为居民提供防疫政策宣传、核酸检测等精准服务。
同时,三元里街坚持全域化调动。积极与辖内民航中南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机场集团等文明单位开展结对共建,组建志愿队伍 10 支,发动市直、区直单位党员就地转化,成立党员志愿突击队。组织小区物管、各类场所管理人员、楼栋长、群众、快递小哥组建行业志愿服务队。依托助老志愿者、" 红棉老兵 " 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力量联合组建专业志愿服务队,凝聚起多领域、专业化、能力强的志愿服务储备力量。
深化文明实践,开展暖心惠民服务
在划定相关管控区后,为畅通诉求回应渠道,街道第一时间设立了居民诉求专班,开通 24 小时 " 街道服务热线 ",对居民诉求即接即办,畅通反馈渠道,及时答疑解惑,有效缓解居民对疫情管控的焦虑情绪。为保障物资供应,就近设点开办 8 个 " 流动超市 ",组织志愿者为封控区域居民提供送货上门服务,累计运送生活物资超过 50 吨,织牢居民生活物资保障兜底网。在医疗保障方面,街道在 13 个社区开设 " 社区坐诊 " 流动门诊,充分满足辖内居民基本就医需求。
在保障各类供应的同时,三元里街还开展了特殊关爱服务。面向要参加闭环管理的人员,开展 " 爱接力 " 暖心看护闭环管理职工子女工作,按照就近就便、" 一户一案 " 原则,动态匹配志愿服务队伍和志愿者,走访关爱各类特殊家庭、困境妇女儿童,及时关注封控区内特殊群体的心理情绪和身体状况,适时提供心理辅导、情绪安抚等服务,引导居民舒缓情绪、健康居家。
值得关注的是,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构建来穗人员参与服务社区疫情防控的共建机制,引导来穗人员在参与社区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物资配送等志愿服务中,增强归属感和融入感。本轮疫情以来,仅松柏岗社区湖北籍志愿者已累计参与社区防疫志愿服务 410 人次,共同筑牢群防群治严密防线。
突出立体宣传,凝聚抗疫强大合力
为了向辖内居民及时通报抗疫公告及相关咨询,三元里街构筑宣传矩阵。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辖内 14 个文明实践站为宣传主阵地,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综合视频号、三元里英雄传小程序、微信群、朋友圈等线上传播渠道和宣传页、大喇叭、宣传栏等线下传播途径,统筹街道 136 块户外电子显示屏、140 个 " 文明大喇叭 " 和 2500 多处宣传节点,及时发布疫情动态、政策解读和便民资讯。
在丰富宣传手段方面,街道策划制作包括提升网课专注力、老人儿童心理调适、一线防疫人员心理解压、复工复产注意事项、居家防疫小课堂等系列主题视频短片,通过视频号、公众号、业主群、工作群等不同形式推送,打造一张居民 " 用得上 "" 离不开 " 的宣传网。
采写: 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