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2-11-29
每晚七点半 | 11月29日,原创芭蕾舞剧《假如阳光不曾照耀我》演绎华夏传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来源:冰城+

哈尔滨日报记者 于秋莹

11 月 29 日 19:30," 首届哈尔滨大剧院冰雪演出季 " 线上展播第 4 期——原创芭蕾舞剧《假如阳光不曾照耀我》即将通过哈尔滨大剧院微信视频号、哈尔滨文旅微信视频号等平台与哈尔滨观众见面。

哈尔滨芭蕾舞团原创芭蕾舞剧《假如阳光不曾照耀我》取材于上古英雄传说 " 女娲补天 " 和 " 夸父逐日 "。传说故事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而哈尔滨芭蕾舞团对原素材做新编再创作时,在剧情内容的结构上,舞蹈形式的编排上,都使观众既感熟悉又觉陌生,新奇、惊艳,赏心悦目又喜出望外。

《假如阳光不曾照耀我》是哈尔滨芭蕾舞团耗时两年,倾心打造的首部大型原创芭蕾舞剧。由著名作曲家杜鸣心、编舞艺术家彼得 · 匡兹、舞美设计车承滨、灯光设计刘文豪、服装设计安妮 · 阿米特、编剧江山、著名芭蕾舞艺术家张丹丹、著名指挥家于学锋、钢琴家张婉颐、小提琴家林率帅等众多国内外著名艺术家联合打造。

舞剧用芭蕾舞的艺术语言,对古代华夏传说新编演绎,以唯美而奇幻的形式呈现,赞颂中华英雄先驱济世救民、为民谋福祉而不惜献身的伟大情怀。讲一个中国上古时代的神话故事,对西方人是有难度的。《假如阳光不曾照耀我》的编导彼得 · 匡兹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 创作团队与杜鸣心先生合影

艺术总监张丹丹接受采访时表示:" 我特别愿意看 Peter 创作,看他一分钟一分钟地把舞蹈编出来,那种感觉会很享受。比如说‘夸父逐日’,夸父怎么追日,太阳能不能用舞蹈来跳?这对舞蹈来说是很艰难的事,但他编的这段舞蹈就很特别,而且他编这段是一气呵成,干净利落,几乎一个动作也没修改,我们全部沉浸在里面,他完全用舞蹈的语言,把夸父追日的形象和精神气质表现出来。再比如‘女娲补天’也是本剧的一个重大亮点,补天的舞段跟多媒体的结合为整个故事提供了非常合理的视觉艺术空间,几乎每一段音乐和舞蹈都那么服帖。"

编剧江山坦言:"《假如阳光不曾照耀我》这部舞剧的核心情节是夸父逐日和女娲补天,这可以说是妇孺皆知的英雄传说。如果舞蹈编导只借旧题,发展成全新的另一个故事,那么观众可能并不认同。如果沿着原故事亦步亦趋,则不仅毫无新意,且单调乏味。Peter 先生调动了多种手段,除了直接表现女娲夸父的大段独舞双人舞,更通过多种其他形象的舞蹈,对主角烘云托月,映衬渲染。不仅使人物鲜明和丰满,而且舞剧色彩丰富,层次错落有致,观赏性很强。"

理想穿越千年,别样的情怀浮现在千尺瀑布前。星光流动,光影幻化,通往希望的路径向世人敞开。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路上,我们每一个都是顶天立地而心怀悲悯之情的英雄,我们就是女娲、夸父,《假如阳光不曾照耀我》就是我们的舞蹈,我们的故事。日升日落,朝夕轮替,变的是温度,不变的是阳光。

编辑 于秋莹

值班主编 封娇

相关标签

传说 微信 舞蹈 哈尔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