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11-29
方舱“兼职”电影放映员梁文坚:“我想留下,这里需要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出不出舱?这是摆在老梁面前的一个问题。11 月 27 日,距离 19 日入舱已过去八天,老梁收到卫健部门的出舱通知电话,被告知经过 " 三天三检 ",他已经符合出舱条件,可以回家进行健康观察。

和家人通话后,老梁告诉负责人,他选择留下," 我在南沙体育馆做水电工五年,没人比我了解这里的水电路,现在我康复了,但我还是想留在里面,减轻外面同事压力,继续每日的巡查检修,给大家放放电影。我觉得,这里需要我。" 老梁如此告诉记者。

梁文坚(左一)在南沙体育馆内进行水电路抢修。

今年 54 岁的梁文坚,是土生土长的南沙横沥镇居民。他是南沙公控集团参股单位南实体育的一名老员工,日常主要负责南沙体育馆水电路的维护与抢修工作,这份水电工的工作一干就是五年。

11 月 15 日上午,接到区委区政府紧急通知,南沙体育馆需紧急改建为中转站。

老梁知道消息后,第一时间报名,就地成为支援场馆改造的工程维修志愿者。搬运单人床、转运点修建、工程保障、安全巡检、设备调试 ...... 每一项工作都时间紧、任务重,老梁一直在场馆内外 " 连轴转 ",每天除了睡觉吃饭就是工作。

可能是由于连日的辛苦工作导致免疫力下降,18 日半夜,老梁接到电话,知道自己当日的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19 日,老梁也住进了体育馆改造的临时中转站。

" 接到电话,我心里比较淡定。" 老梁说:" 毕竟这是我工作了五年,十分熟悉的场所,有医护人员在,我也没什么太担心的。"

老梁的 " 淡定 " 还来源于他的女儿,他女儿也是长期在一线抗疫的医护人员,她打电话给爸爸说:" 你别怕,没事的。"

老梁进入中转站的前两天,感到自己有点发烧和咳嗽。两天后,老梁觉得自己没有感觉了。

这时候,他开始琢磨怎么 " 打发 " 有点无聊的方舱生活。

偶尔和舱内的人聊天,互相安慰;偶尔刷刷手机,看看连续剧;但老梁还是觉得,在工作岗位上最踏实,于是他申请在方舱内就地转成工程维修志愿者," 最重要的是,我已经在里面了,我可以轻装上阵,这样子我的同事就不用穿‘大白’防护服进来,穿着那一身干活挺不方便的。"

就这样,同事把对讲机和工具箱送进来内场,工程维修志愿者老梁正式 " 上线 "。

梁文坚(右一)在南沙体育馆内继续支援。

老梁告诉记者,由于最初时期的人员比较多,水龙头、饮水机这些设备出现问题较为频繁,无论白天还是黑夜,老梁都会立刻拿出工具箱,开始干活。

在方舱内,老梁除了做好 " 本职 " 的水电工,还 " 兼职 " 成为电影放映员。

" 体育馆本来就有大屏幕,我听现场工作人员的安排,开机、开音箱,现场播放一些喜剧片给大家看,笑声可以打败病毒。" 老梁表示。

11 月 27 日,经过 " 三天三检 ",三次结果都显示为 " 阴性 " 的老梁被通知要出舱了。

老梁和家里打了电话,向现场协调组组长、南沙公控集团下属南沙文体公司副总经理庞皓文表示,他要留下来。

老梁不善言辞,被问到 " 为什么选择留下 " 时,他只会说 " 想出多一点力,里面人手不足 "。

庞皓文自 2020 年调到南沙文体公司后,就和老梁成为同事。他说:" 老梁工作从来负责认真,不求回报。本来他的岗位只是一名电工,但他后来硬是把水电都学了,都做了,事情交到他手上,他无论克服多少困难都会认真完成。"

庞皓文也表示,老梁的同事们一直都在群里力挺老梁,找他聊天。" 我们也是吃住在体育馆外的集装箱里,直线距离也就几百米,挨得很近。"

老梁的同事们都在期待着,现在中转站剩下的群众顺利出舱后,老梁再一次完成任务,回到他们身边,回到往日的生活,继续守护着南沙体育馆。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通讯员 罗瑞娴李梓 田妍

相关标签

发烧 体育 志愿者 核酸检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