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11-30
第十八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颁奖,他们为梦想接力而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阿里亚)11 月 30 日,在常州举办的第九届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年会开幕式上,第十八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举行颁奖仪式。刘博等 10 人荣获 " 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 ",凡进等 10 人荣获 " 江苏省青年科技奖 "。

△刘成贺供图

江苏省青年科技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授奖人数 20 名。其中,前 10 名授予 " 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 ",其余 10 名授予江苏省青年科技奖。该奖项旨在造就一批进入全国乃至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表彰奖励在国家、省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中做出突出成就的青年科技人才,激励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为大力实施科技强省战略、加快推进建设 " 强富美高 " 新江苏作出新的贡献。

据介绍,自 1989 年以来,该奖项已评选表彰 17 次,选拔培养在各个学科研究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420 名。其中,16 人成长为两院院士。

现代快报记者从本次获奖名单中发现,这些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来自众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他们在各自领域潜心钻研,承担多个重大科研任务,为国家、省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做出突出贡献。

" 科技创新,贵在接力。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强国,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共同努力。" 会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获奖者代表、中车戚墅堰所高级工程师李枫分享了自己作为一名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三点感受。他认为,科技工作者要紧握时代感,始终秉持守正创新、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要增强紧迫感,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要肩负使命感,着力发扬奖掖后学、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让我们乘着党的二十大会议的‘东风’,肩负起科技强国的使命担当,不忘初心,踔厉奋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十八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

" 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 " 获奖名单

刘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光纤通信与光信号处理领域研究,在高速光信号编码调制及光物理层安全领域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江林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教授。聚焦功能纳米材料多尺度有序结构的设计及制造,实现其在光电转换、信息加密、能源催化、水伏科技、多功能传感等方面的应用。

陈熹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核酸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和转化应用开发,研究工作突破生物学传统认知,被写入多本国内外教科书。

林晓

苏州博萃循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国际能源署混合动力与电动车技术合作计划换电任务组组长。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省级科技项目、企业工程项目 40 余项。

周公博

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江苏省矿山机电装备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矿山机电装备开展状态监测与安全保障相关研发工作,突破了矿山运输提升装备状态监测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

赵海涛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项目等 20 余项纵向课题、10 项国家电网科技项目。

胡三明

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面向芯片及 6G 通信等国家战略需求,依托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紫金山实验室,研制了多种毫米波亚毫米波芯片。

顾爱华

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创新建立环境暴露健康风险早期识别、精准评估的关键技术体系和有效干预策略,实现环境暴露所致健康危害的疾病预防关口前移。

曹林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林业草原森林精准培育与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森林资源监测理论与技术研究,在激光雷达森林资源遥感监测领域取得了创新成果。

谢臻达

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领衔完成国际上首个无人机纠缠光子分发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无人机之间光学中继,为构建基于无人机的移动量子信息网络方案奠定基础。

第十八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获奖名单

凡进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骨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系统探索脊髓损伤急性期神经元死亡及微环境失衡的发生和调控机制,改良脊髓损伤手术方式。

孙敏捷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教授、孟目的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智能药物 I 载体递送系统研究与产业化。

李枫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齿轮传动事业部副总经理,正高工。带领团队开发出中国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列车齿轮传动系统,推动了我国高铁列车齿轮传动系统进入国际领先水平。

汪国莲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副所长,研究员。从事园艺蔬菜、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和农业科技服务示范推广应用工作,为农业增效、农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林炜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鼓楼临床医学院副院长、教授。在病原体感染、耐药分子机制研究和天然抗感染药物发现领域取得若干创新性成果,提升了抗新发、突发和耐药病原体新型药物的研发效率。

钟伯坚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进化生物学研究,在绿色植物起源与演化领域取得了创新成果。

祝宝宣

江苏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运筹学会图论组合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图论组合及其应用专委会常务委员江苏省运筹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组合数学领域的研究工作。

姚建勇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导。主要从事高性能机电液伺服控制技术的研发工作,研制了系列重大重点装备,服务国家重大重点任务。

徐丽广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部光响应功能分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生命免疫应答调控及免疫分析试剂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发现了手性调控免疫应答效应,创制了手性免疫佐剂等。

穆松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国际材料与结构研究实验联合会中国分会秘书长。从事混凝土耐久性理论与提升技术的研究工作。

(编辑 谢静姝)

相关标签

催化 科技强国 科技创新 生物学 南京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