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卢河燕)青头潜鸭、南方红豆杉、秤锤树出现;首次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水生植物水蕨在南京存在野生种群;紫金山明城墙附近找到了野生的水杉群 …… 已经持续一年多的南京全市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惊喜不断发生。11 月 30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目前共调查记录到 2530 种物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 72 种,南京的生物多样性家底正在变厚。
首次基本摸清南京生物多样性种类
2021 年 10 月,南京启动首次全市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处副处长刘琉介绍,本次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由南京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参与,调查对象主要有:植物、陆生脊椎动物多样性(包括鸟类、两爬、哺乳动物)、水生生物、陆生昆虫、大型真菌等。
为了摸清生物多样性家底,调查团队通过实地探查、在野外架设红外相机、遥感等方式进行观测。自去年 10 月份启动以来,已累计完成 1828 个样线、86 个样地、6394 个样方、684 个样点的野外调查工作。
" 经过观测,调查的阶段性成果是首次基本摸清了南京的生物多样性种类。" 刘琉介绍,目前共调查记录到 846 种植物,324 种陆生脊椎动物,636 种昆虫,579 种水生生物,145 种大型真菌,合计 2530 种物种。这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 72 种,如拉布甲、青头潜鸭、南方红豆杉、秤锤树等。
发现北美黄亚麻、柳叶马鞭草等 3 种新分布植物
每年秋天,成片的柳叶马鞭草绽放,紫色花海浪漫来袭。作为原产于南美洲的植物,除了栽种的柳叶马鞭草,不少地方已经发现野生的踪影,它们生长良好,继续繁殖后代,植物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 " 归化 "。
" 南京地处南北交汇处,很多植物可以在此安家落户,繁殖下一代。"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李新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近日新确认了 3 种归化植物。在南京将军山风景区,他们发现了原产于北美洲的北美黄亚麻种群。在六合区,发现野生柳叶马鞭草种群;在老山,发现原产于南美洲的狭叶马鞭草种群。此外,七桥瓮湿地公园和鱼嘴公园也有野生的柳叶马鞭草和狭叶马鞭草。
在他看来,大多数外来植物具有一定的经济性,一旦可以归化,不用栽培也能自己繁殖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观赏性。目前看来,这 3 种植物和南京的生态环境和谐相处,至于有无入侵风险,还有待各地进一步观察和评估。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刷新了记录。比如,首次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水生植物水蕨在南京存在野生种群;紫金山明城墙附近找到了野生的水杉群,是世界城市环境中已知最大的水杉天然更新种群。
△ 明城墙基部野生水杉树。李新华供图
李新华介绍,今年 4 月,他们在南京玄武门明城墙基部附近发现了天然更新的水杉小树,树高有 60 多厘米,树龄约在 10 年以上。水杉在城墙的缝隙中顽强地生长着,这些野生的水杉都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最初的种子源可能为周围栽培成年水杉树的种子被风力传播而来。
石臼湖发现南京地区新记录鸟种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实验师包浩然参与了陆生脊椎动物的调查,据他介绍,调查包括鸟类、兽类、两栖类、爬行类,共调查到 324 种陆生脊椎动物,其中鸟类 258 种。
△ 长嘴半蹼鹬。海澜供图
其中,江苏野鸟会的观鸟爱好者们参与了鸟类调查,他们在石臼湖发现了长嘴半蹼鹬的身影。江苏第一次发现这种鸟是在 2019 年的盐城,今年 2 月在南京首次发现,确认为南京地区新记录鸟种。
此次调查发现的铅山壁虎,是南京地区 40 年来第二次被发现并记录。"1982 年周开亚先生年在无锡宜兴和南京溧水采集到了铅山壁虎标本,这次我们又在南京汤山山脉发现有铅山壁虎分布,且种群数量较为稳定,为该物种增补了南京境内的新分布区,应明确将其记载于南京爬行动物名录中。" 包浩然说。
调查组偶遇野猪妈妈给宝宝哺乳
△ 长江江豚。姜盟 / 摄
长江、紫金山是南京的两张生态名片,这次调查也基本掌握了长江干流及入江支流、紫金山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现状。长江干流及入江支流区域共记录到鱼类 68 种,底栖动物 104 属种,水生植物 10 种,长江江豚 1 种,沿江湿地陆生脊椎动物 284 种。
在紫金山记录到陆生脊椎动物 269 种,陆生昆虫 636 种,底栖动物 123 属种,鱼类 13 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獐和貉在紫金山均有稳定种群。
△ 野猪出没。赵杰 / 摄
" 比如,紫金山、老山、无想山等多个山林都有野猪分布,我们的红外相机就拍到了不少。" 包浩然告诉记者,有一次调查组在紫金山观测时,野猪妈妈正躺在地上给 6 头野猪宝宝哺乳,大家小心翼翼地从离它较远的地方绕行,野猪妈妈可能感觉到没有危险,没有起身。此外,紫金山可能存在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小型种群,目前他们已经增加红外相机布设,将进一步加强监测。
所有调查点位将永久留存,物种记录将进一步补充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去年 10 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区域生态质量评价办法(试行)》,首次将生物多样性指标纳入了区域生态质量考核中。据此,南京启动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
这次调查是南京首次在全市范围内对水陆空所有物种进行摸底调查。为构建南京市生物多样性物种名录、完成南京市物种多样性编目提供数据支撑,为南京市珍稀濒危物种提供制定管理措施和保护对策的理论依据。此次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将持续进行,接下来,物种记录还可能进一步补充。
" 本次调查的所有样线、样地、样方、样点将永久留存,布局南京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 刘琉表示,本底调查只是第一步,之后将根据南京生态特色,整合相关部门资源,通过分工合作,建立起生物多样性常态化调查监测联动机制,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价体系,更科学地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