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6 日,重庆市新增一例 91 岁男性新冠死亡病例。这是自 11 月 19 日以来,中国内地 8 天内公布的第七例新冠死亡病例。七位逝者均为 80 岁以上老人,且合并有基础性疾病。
在 11 月 29 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列举了三类具有新冠肺炎重症倾向的群体,首先便是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群,"80 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更是重症的高危人群"。
上述结论有数据为证。截至 4 月 25 日,今年春季发生在上海市的这轮疫情共报告死亡病例 190 例,平均年龄为 82.52 岁。其中,60 岁以上死亡病例占总数的 94.7%,70 岁以上死亡病例占比为 86.32%。
资料图:老年居民在接种新冠疫苗。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另据媒体 11 月 28 日报道,香港第五波疫情以来累计死亡病例已过万,年龄中位数为 86 岁;其中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同样颇高,超过 95%。
引发上海、香港疫情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也是当前中国本土疫情的主要流行毒株。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 11 月 29 日介绍,有基础性疾病、高龄和未接种疫苗的人群若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仍可能出现一定比例的重症。
值得注意的是,11 月以来,北京出现的 4 例新冠死亡病例,临床诊断均为轻型。有专家指出,许多新冠死亡病例的直接死因并非新冠病毒感染,而是感染后发生的基础病恶化。
" 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 " 是郭燕红列举的第二类高危人群,这一点在老年人群中也极为普遍。新冠病毒感染后可诱发一系列基础病加重,对于有基础病的老年人要在治疗早期进行干预,避免病情恶化。
若再叠加第三类高危人群,即 " 没有接种疫苗 ",新冠疫情对老年人造成的危害将会更大。常昭瑞指出,现有疫苗对降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导致的重症和死亡仍有较好效果。郭燕红也建议,没有禁忌症、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应当尽快接种新冠疫苗,符合加强接种条件的要尽快完成加强接种。
当前,中国本土疫情呈现传播范围广、传播链条多、疫情波及面扩大的严峻复杂态势,一些地方正面临抗疫三年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形势。在此情况下,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覆盖率能否应对当前疫情防控 " 前所未有的压力 "?
从疫苗接种数据看,相关方面尚存一定短板。
截至 11 月 28 日,中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 90.68% 和 86.42%,完成加强免疫接种 1 亿 8151.1 万人;其中,80 岁以上老年人的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 80 岁以上人口的 76.6% 和 65.8%,完成加强免疫接种 1445.6 万人。
这一数据与 11 月 12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值相比增长不大。也是在这次发布会上,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常继乐在回答中新社记者提问时指出,中国新冠疫苗接种总数在全球名列前茅,但是 80 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率确实不是很高。"提高老年人的全程接种率和加强针,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而且非常紧迫。"
事实上,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是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疫情防控的一项重点内容。在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疫情形势下,这项工作更具现实意义。
11 月 29 日,中国官方印发《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提出加快提升 80 岁以上人群接种率,继续提高 60 至 79 岁人群接种率。《方案》还将第一剂次加强免疫与全程接种的间隔时间缩短至 3 个月以上。有专家指出,这样的调整是科学、合理的,对老年人而言可以有更好的免疫效果。11 月 30 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方面专家对优化完善防控措施的意见建议。她在会上强调,要加强全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免疫接种。
设立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提供上门接种服务 …… 中国持续优化部署,不断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与此同时,中国官方也明确 " 要认真、细致对老年人做好解释,耐心回答老年人的询问,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 "。一如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在 11 月 29 日的发布会上所言:" 我们也希望通过提升预防接种服务的温度,为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提供更好的服务。
来源 中新社 记者李纯
编辑 王欣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