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12-01
父母感情不和女儿抑郁,法官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邓雯婷)近日,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孟如歌法官在一起抚养关系纠纷案件中,发现存在家庭教育不当、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受影响的情况,在当事人已主动申请撤诉的情况下,仍对其离异父母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要求他们限期到法院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承办法官走访了解情况 法院供图

张某和苗某原本是夫妻,两人于 2017 年因感情不和协议离婚,约定女儿元元(8 岁)和儿子凯凯(2 岁)由男方张某直接抚养,随张某共同生活。离婚后,张某与苗某的生活状态与离婚前基本保持一致。张某因工作关系经常不在家,元元和凯凯主要由爷爷、奶奶代为抚养照顾。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苗某与公婆、孩子同住至今。

2021 年 10 月,张某和苗某因国庆节假日孩子跟谁生活产生分歧,发生打骂并报警。随即,张某为了隔断孩子与母亲之间的感情,强行将两个孩子带离并拒绝苗某探望。不久后,元元多次自伤自残,凯凯的情绪也出现明显异常。2022 年 3 月,元元经南京脑科医院诊断为中重度抑郁并于次月办理休学,接受专业治疗。2022 年 5 月,苗某诉至法院,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

承办法官在审理中发现,元元和凯凯因长期面对父母吵闹等问题,思想负担过重,情绪日渐郁郁寡欢。为了进一步了解孩子的成长教育环境,法官及专家调解员走访发现,张某父母年事已高,孩子的居住环境简陋脏乱。张某平时不重视未成年子女教育问题,长期忽视对孩子的教育,怠于履行抚养责任;苗某虽重视孩子教育,但因教育方式不当,导致孩子产生不良心理问题。

了解到上述情况后,尽管苗某在案件审理中自愿申请撤诉,但承办法官考虑到最大化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需要,及时向张某、苗某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针对双方各自监护失职行为,法官责令其按照法院指定的时间、场所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法官及专家调解员启动 " 以案释法、以理明德 " 家庭教育行动,向张某、苗某解读家庭教育指导令,听取两人对抚养、教育孩子的看法,指出张某、苗某自离婚以来,长期在两个孩子面前打 " 亲情战 ",不断灌输对方负面形象,并经常逼迫孩子在父母之间做出选择等问题。同时,对张某、苗某在教育孩子方面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行纠偏,引导家长加强自省,科学育儿。

在法官、专家调解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张某、苗某对自己偏颇的育儿思想及失职行为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并表示自愿接受司法监督和指导。双方为了提高自身家庭教育能力,回家后积极阅读书籍,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

苗某对法官说:" 感谢法院在这起案件中给予公正又有温度的处理方案,让我从这段长达 5 年多的畸形家庭关系中释怀。" 随后,苗某还给法官送来锦旗表达感谢。

相关标签

抑郁 家庭教育 指导 育儿 元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