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张巍
同学们,居家学习的你是不是偶尔会出现担忧、焦虑、害怕等负面情绪?抗击疫情,居家乐学,除了做好隔离,守护心理防线更是显得至关重要。为排解疫情给同学们造成心理上的不适与焦虑,哈一中心理老师刘鑫给同学们带来了居家 " 防焦虑大礼包 ",希望可以帮同学们驱走焦虑的心理阴霾。
疫情下的网课,有的同学会出现焦虑情绪。他们会问 " 疫情什么时候结束 "," 我会不会被感染 "," 网课上到什么时候 "," 学习没有效率怎么办 ",甚至还有的同学会在深夜里偷偷哭泣。同学们要知道我们为什么会焦虑?如果焦虑了怎么排解?
人为什么会焦虑
有研究表明,人长期处在焦虑状态下,免疫力会下降,且伴随着恐惧、愤怒、抑郁等悲观情绪。那么我们为什么会焦虑呢?
1. 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决定了是否容易出现焦虑情绪。比如,抑郁质,林黛玉的性格就会加重人们的焦虑情绪。
人气质类型分为四类,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多血质:反应速度快而灵活,可塑性大,情绪兴奋性高且表现强烈,比较乐观,喜怒哀乐溢于言表,情绪不稳定。
胆汁质: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可塑性比较小,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容易冲动,容易激怒,情绪体验和表现强烈而迅速,常感情用事。
粘液质:反应速度慢,不灵活,行为有稳定性,情绪兴奋性低,表情少,内倾,愉快、乐观,容忍,情绪稳定,总是心平气和,很少有不安和激情。
抑郁质:情绪兴奋性高而不外露,内心体验深,严重内倾,不愉快,比较悲观,情感不外露,不大体验到愉快感,遇到挫折会长期沮丧,内疚不安。
相比之下,抑郁质的人更容易出现焦虑情绪。
2. 近期经历过焦虑或者忧郁的事件,甚至是创伤。比如父母之间的冲突,朋友间的摩擦等都会加重我们的焦虑情绪。
3. 很容易从外界信息中接触到负面信息。互联网下信息传播速度快,我们接收信息的速度也快。很多时间我们还来不及思考和过滤掉无用和负面的信息。比如新增病例数、封闭管理、过多的负面信息会扩大人们的焦虑程度。
4. 事实层面上的不可控。很多难以控制的因素,人们是在众多不可控的面前会被激活焦虑的一系列防御机制,焦虑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是一种保护。
疫情下的不确定性,突然打乱的生活和学习计划,很多时候我们是被动的,这些都有加重焦虑情绪。
如何缓解焦虑
1. 对待信息
我们可以有选择的看信息,隔绝负面信息,只保留有用的信息源,比如财经新闻或者看一些电视剧。要仔细分辨信息的真假,时刻保持冷静和清醒,要多关注生活的乐趣。
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关注生活的乐趣。视觉 " 润眼液 ",情绪低落时,看一些美好的照片,喜欢的书等,可以帮助我们安定情绪;嗅觉 " 清新剂 ",嗅阳光晒过的被子,水果的香气,寻找一种自己喜欢的味道;听觉 " 海螺壳 ",可能用手机听海浪拍沙、鸟儿和鸣、风吹树叶等自然之声,听自己喜欢的歌手的歌;味觉 " 美食罐 ",食物能够温暖我们的胃,也能温暖我们的心,吃一道自己喜欢的食物。
2. 腹式呼吸法
主要依靠腹部进行呼吸,吸气数 4 秒,呼气数 4 秒,重复 10 次。研究表明适当的运动也可以缓解焦虑,每天三十分钟的运动相当于服用轻度抗抑郁药物,哪怕只是在室内散步,也可以令大脑分泌少量多巴胺,从而降低焦虑情绪。
3. 着陆技术
精神着陆法,观察周围的东西 ,尽可能多的描述它;或者自己和自己玩一些小游戏。
身体着陆法,通过感官的方式,比如在不伤害自己的情况下,用冷水洗脸。
4. 挑战引发焦虑的念头
焦虑时我们总是不自觉地陷入恐慌。但实际上是可以解决的。我们可以问自己:我可以自己解决吗,发生的几率大吗,如果这个问题真的发生我能做些什么?
编辑 宋芮彤
值班主编 张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