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个月的
全市重点领域
安全稳定风险大督查
已经进入尾声
两个月的时间里
8 个驻点督查组进驻全市各板块
聚焦重点领域开展督查
为全市安全稳定查隐患、堵漏洞
江阴市
第一综合督查组
市第一综合督查组自 9 月 26 日进驻江阴以来,严格按照督查要求,强化属地联动协同,聚焦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社会稳定、意识形态和舆情稳控等重点领域,深入一线,深督细查,累计发现问题 252 项,落实完成整改 232 项;现场交办问题 81 项,移交督促整改 41 项;形成制度补丁 16 个,高质量圆满完成驻点督查各项任务。
在燃气安全领域,督查组夯牢防线全链条全环节,紧紧围绕 " 压实四方责任、夯实工作基础 ",深入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督查。为强化依法行政,协调江阴市安委办、城管局联合制定出台《燃气执法指南》《燃气安全检查指南》,进一步理清执法权限,分清执法权属,为燃气安全大排查更全面、更深入、更精准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在安全生产领域,督查组聚焦安全生产 "5+1" 重点领域,以督查发现问题为切口,推动江阴市落实整改,确保安全生产领域持续平稳。与江阴市 8 个安全生产督导组联动查治风险,先后对火灾防控、自建房及建设施工、道路交通运输、危化品和工贸以及森林防火领域开展专项督查,发现整改风险隐患 744 处,水域 " 三无 " 船舶实现清零,2.2 万家危化品单位全部完成登记备案。
疫情防控领域,督查组牢牢守住外防输入阵地,打造工作闭环,快速处置疫情。
自大督查工作开展以来,江阴积极配合、全力保障、主动对接,抓好问题整改,围绕整改监管短板、制度漏洞形成特色亮点机制 33 个。
宜兴市
第二综合督查组
市第二综合督查组进驻宜兴以来,坚决按照 "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 重大要求,大力实施 " 四个三 " 督查工作法,统筹开展全面督查、专项督查、联动督查,健全完善 " 发现问题、推动整改、总结经验 " 全链条机制。截至 11 月 25 日,督查组投入 1669 人次对 946 个重要点位进行督查,共发现问题 802 条,重点督办 258 条,96.12% 的重点督办问题已得到解决,有效防范化解了一批重点领域安全稳定风险。
在督查过程中,督查组坚持 " 全面 + 精准 " 相结合。在集中优势力量对四个领域风险隐患进行督查督办的基础上,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开展 " 调研式 " 督查。第一时间会同宜兴市公安局、公用事业局利用 20 天时间,完成全域 142 户餐饮场所 " 醇基燃料 " 停用工作,并全面实施 " 瓶改管 "" 瓶改电 ",累计打击查处 " 黑气点 "" 流动黑气贩 "84 处,收缴违法气瓶 1354 只,处理违规运输、非法存储燃气等行为 20 起,行政拘留 18 人。
督查组坚持 " 督办 + 服务 " 相结合,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将督查寓于服务之中,切实做到把督查的过程变成帮助基层查找不足、分析原因、解决问题以及提炼总结的过程。以开展实地督导检查为抓手,深入挖掘、提炼、总结宜兴各地各部门在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形成落实燃气安全 " 四个统一 " 制度、打通瓶气配送 " 最后一公里 " 等 16 项工作制度创新及经验。
梁溪区
第三综合督查组
市第三综合督查组于 9 月 26 日正式进驻梁溪区,紧扣 "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 重大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系统谋划,狠抓落实推进,力求督查实效,推动大督查与大服务相融相促。
督查组采取座谈交流、查阅台账、实地调研、明查暗访、专题研讨等方式,对梁溪区实现了各重点领域督查工作全覆盖。共发现问题 1614 个,即督即改各领域问题共计 1110 个,移交(督办)各类问题共计 504 个,重点督办件 18 件,整改完毕 16 件。
自入驻以来,督查组着眼一些 " 痼疾顽症 ",创新提出 " 既搞大督查,更抓大服务 " 的工作理念,将督查作为落实服务、推进工作的重要手段,坚持把解决基层困难和督促指导工作结合起来,将推动矛盾化解与制度创新结合起来。对基层难以单独解决的问题,积极从市级层面横向协调,以老百姓诉求为标准,专事专办,全面维护了社会稳定,提升了大督查的服务底色。同时针对梁溪区具有地域特点的问题,做到反复督、广泛查、深入研,推动制度完善、方式创新,提升服务质效,力求为市级层面提供决策参考,为梁溪区探索解决路径。
在安全生产领域,督查组主要对消防安全、燃气安全、自建房和建筑施工等 5 个重点专项督查。重点对商业综合体、" 九小 " 场所、建筑工地、农贸市场、物流园区等场所开展督查工作。期间,与区级相关部门、部分街道社区负责人召开 5 场专题座谈调研会,参加 8 次市、区两级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层层传达安全生产领域防范风险的重要性。督查组还邀请消防、房屋安全、工贸企业安全等方面的专家进行专督专查。参与督查 436 人次,走访调研 9 个街道、12 个重点单位。共督查场所 430 余处,发现问题 653 个,其中即督即改 409 个,移交(督办)问题 244 个。
在疫情防控领域,督查组主要对两站、重点场所、医疗机构、隔离点等 6 个重点领域开展疫情防控督查。重点对组织领导、疫情防控台账、部分 " 九小 " 场所从业人员 " 应检尽检 "、 " 剧本杀 "" 密室逃脱 "" 网约房 " 等新兴行业监管、防疫物资储备等方面开展督查工作。期间,共召开 4 场专题座谈调研,参加 7 次各级疫情防控专题会议,对梁溪区疫情防控领域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督查,要求各级部门全力查隐患、补短板、促安全。参与督查 356 人次,走访调研 9 个街道、10 家重点单位,督查场所 410 余处,发现问题 656 个,其中即督即改 513 个,移交(督办)问题 143 个。
督查组严格落实市委对全市重点领域安全稳定风险大督查工作提出的 " 不能以看似忙忙碌碌的大检查代替大督查 "" 要有更多的制度创新和制度补丁 " 的工作要求,梳理归纳重点问题,与梁溪区相关职能部门开展 8 次专题会商,共同推动了 7 个领域形成相关制度创新和制度补丁。
锡山区
第四综合督查组
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9 月 26 日至 11 月底,市重点领域安全稳定风险大督查第四综合督查组进驻锡山区,对安全稳定领域开展全方位检查督导。督查组秉持 " 专、细、实、深 " 重点领域综合督查工作准则,运用座谈交流、明查暗访、联动督查、" 回头看 " 检查等多种形式,带着问题清单督,盯住重点场所督,突出难点堵点督,围绕重大风险督,检查调研并重督,坚持问题导向、查补漏洞、建章立制,推动市区两级创新制度安排、打好工作 " 补丁 ",确保以大督查之效全力筑牢区域安全防线。
督查组强化组织领导,强化统筹联动,强化督促指导。与市疫情防控督查组、区重点领域安全稳定风险四个督查组及各镇(街道)紧密联系,统一检查、统一反馈,整合力量、高效联动。会同区安委办等部门,设计编印 5000 份《锡山区网格员安全隐患检查指导手册》、10000 份《餐饮等人员密集场所燃气和消防安全提醒》和《居民用户燃气和消防安全提醒》宣传折页,解决基层网格员、安全生产监管员等一线工作人员消防检查、安全生产等业务技能不精问题,受到基层好评和欢迎。
督查组坚持真督实查,压紧压实 " 四方责任 "。领导带头督查,相关领导多次带队现场督查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燃气和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安全稳定风险化解相关工作。深入一线夜查,驻点督查组不打招呼直插一线、直奔现场开展夜查 12 次,重点检查镇(街道)值班值守、企业安全生产、核酸检测点运行等情况,发现 5 类 72 项问题均已闭环整改。紧盯不放复查,组织开展 " 回头看 " 检查 42 次,发现 4 类 537 项问题,推动整改 495 项,整改率 92.17%。对问题整改态度不认真、整改不及时、措施不到位、整改未闭环的采取 " 一次提醒、二次约谈、三次问责 " 跟踪问效措施,以刚性举措倒逼整改责任落实。
督查组坚持查漏补缺,有效化解风险隐患,实行清单式管理、专题化调研、分类别化解。每天集中研判督查发现问题,按轻重分领域下发 " 三张清单 ",推动相关安全稳定风险隐患靶向施治,精准化解。驻点督查期间,共计下发《重点问题督办单》、《督查问题移交单》、《安全稳定风险督查提醒单》等 " 三张清单 "122 张,涉及 938 个问题,推动闭环整改 905 个,督促整改中 33 个,完成整改率 96.48%。
督查组坚持建章立制,固化完善督查机制,实行分色分级督查机制、大督查小教员机制、闭环整改机制;坚持提炼创新,形成更多制度补丁,分析研判共性问题、系统调研重点领域、提炼推广基层经验做法。共形成制度创新(补丁)建议 31 条。其中 3 项建议被纳入全市大督查推动制度创新(补丁)两批工作建议清单。围绕疫情防控、燃气安全、醇基燃料等专题,形成 12 份调研报告提交市综合办研究,其中 5 篇专题调研报告被市综合办转发相关职能部门研究。调研式督查形成规范液化石油气配送服务管理相关建议,被市安委会纳入《无锡市城镇燃气安全监管 " 四化 " 清单》,推动锡山区 4 个重点领域形成制度创新、制度补丁 21 项。其中,锡山区信访积案化解经验做法,在全省范围推广;G2 无锡互通卡口防疫班组严格 " 落地检 " 做法,被市联防联控指挥部通报表扬;羊尖镇小型零星工程监管经验做法,在全市范围推广。
惠山区
第五综合督查组
自 9 月底入驻惠山区以来,市第五综合督查组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决落实市委对大督查提出的 " 十点要求 ",在 " 严、细、实、快、紧 " 上下功夫,认真开展督查工作,推进政策措施落实,积极推动惠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稳定再巩固、再提升,在无锡 " 勇挑大梁 " 中展现惠山更大担当、作出更大贡献。
督查组根据不同阶段督查重点,详排工期、细做方案,灵活采用督查方式方法,通过 " 横纵结合 "" 点面结合 "" 明暗结合 "" 统分结合 " 等多种方式深入燃气危化企业、工贸运输企业、建筑工地、老旧小区、农村道路等,瞄准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深督细查,共查出问题 172 个,现已全部整改。
针对燃气安全领域,聚焦惠山区燃气安全的重点部位、重点企业和重点问题,6 次与惠山城管部门开展座谈交流和分析研判,同时抽调组内专业精干力量,聘请惠山区有关专家成立专门小组开展督查,累计发现辖区内燃气企业、运输环节和终端用户中的各类风险隐患 95 个,现已完成整改 92 个,有效推动惠山区进一步梳理压实监管责任、打好制度补丁,形成了《关于提升全市燃气本质安全水平的调研报告》。
督查组坚持跨前一步,主动搜集信息,尽早掌握情况,9 次赴区防指进行调研督查。完善精网微格,坚持把重点人员 " 应检尽检 " 和外来人员 " 落地检 " 迅速落到实处。督查组把规范养老机构、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重点场所的入口管理作为督查重点内容,对疫情防控举措落实中存在马虎大意或层层加码的作为坚决查处,立刻纠正。对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进一步压实了工作责任。
滨湖区
第六综合督查组
第六综合督查组自 9 月 26 日至 11 月 25 日进驻滨湖区开展督查,围绕 " 坚持以督促改以查促进,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 " 目标,以 " 时时放心不下 " 的责任感,聚焦重点领域,坚持动真碰硬,主动、全面、持续排查风险问题隐患,建立形成全链条、闭环式化解处置机制。
两个月以来,第六综合督查组共计下沉督查 571 人次,夜查 21 次,检查场所、部位、站点 494 个,排查发现问题隐患 709 处,整改完毕 704 处。
第六综合督查组动态调整督查方向,在紧盯 " 四大领域 " 的同时,重点聚焦各专项任务,集中力量开展专项督查。
在保证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督查组根据辖区内特点,对学校、老新村和新业态开展了检查,切实把 " 边边角角 " 点出来,查找盲区漏洞,专项督查期间共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 140 条,坚决守住疫情防线、安全底线。及时下发问题交办单、问题线索移交单等共 11 件至属地相关单位,同时将督查中发现的其他违规问题移交至市综合办,助推责任落实、问题整改和任务完成贯穿督查全过程。
督查组始终保持 "5+2" 工作状态,严格做到人员不脱岗、工作不断档、事项不迟报,除常规工作时间段之外,针对国庆节假日以及夜间等易懈怠易发生问题的 " 窗口期 ",以明查暗访、随机抽查、夜间检查等形式,持续深入开展督查工作,将压力传导至最末端。
新吴区
第七综合督查组
市第七综合督查组对新吴区开展驻点督查,积极督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督查期间未发生社会面疫情感染,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督查组每日分组出动,通过明察暗访、四不两直、联动检查、座谈询问、查阅台账等方式,检查新吴区 6 个街道及相关区级部门单位,实地检查 352 家单位、场所,抽查防疫重点人群 274 处,重要卡口 42 次,发现问题 725 项。
督查组开展督查检查,每天会同新吴区投入 200 余人次开展检查,检查各类场所、部位、站点近 400 个;齐抓重点问题,督查组两次专题听取新吴区城镇燃气和醇基燃料专项行动工作汇报,督促摸排瓶装液化气用户总数 9124 家,排查使用液体燃料单位 183 家,督促对两家涉嫌非法经营危化品的企业立案调查;提炼经验做法,挖掘新吴区创新亮点工作 10 余项,为全市督查工作提供有力借鉴。
经开区
第八综合督查组
在历时两个月的大督查工作期间,市第八综合督查组在经开区大力支持配合下,充分发挥了 " 督战队 "" 战斗队 "" 突击队 " 作用,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有力有效促进了经开区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安全稳定风险隐患的排查整治与防范化解。
截止 11 月 25 日,督查组累计出动 482 人次对 430 个点位开展督查,发现问题 591 个;坚持每日抽查核实疫情防控落实情况,累计对 2891 名人员核酸情况进行了抽检核实。经开区完成问题整改 588 个,完成率达 99.5%。督查组按照实地抽查 25% 比例对整改情况进行了 " 回头看 "。
经过近三年的实践探索,经开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城市治理经验,在相关重点领域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创新制度。督查期间,市第八督查组和经开区联手挖掘整理形成了一批反映工作实绩、体现经开特色、具有创新意义的经验做法。
在 " 醇基油问题 " 排查整治上,经开区在各板块中态度最坚决,行动最迅速,成效最显著,做到了排查见底、整改彻底、政策兜底,在全市率先出台了 " 油改管 "" 油改电 " 补贴政策,并通过 " 油改管 "" 油改电 " 及关停等有力措施,将所排查出的 69 家醇基燃料及其他油类燃料经营使用单位全部整改到位。
来源:无锡博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