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红艳)12 月 2 日,江苏省气候中心发布 11 月 29-30 日这轮强寒潮过程留下的降温、雨雪 " 成绩单 "。与 11 月历史最强寒潮过程分析来看,因过程前期温度较高,此次寒潮强度最低气温虽不及其他过程,但寒潮站点数(70 个)、最大 24 小时降温幅度(14.7 ℃)及 48 小时降温幅度(18.3 ℃)仅次于 1987 年 11 月 27-29 日过程,为江苏 11 月历史同期次强。
48 小时气温最大骤降 18.3 ℃
此次寒潮过程,将江苏 13 市整体打包送入冬天,已能充分证明此次降温幅度之剧烈。要知道,常年江苏入冬的步伐是自北向南开启,南边入冬时间往往要比北边晚上两个星期左右。
△极端最低气温
此次寒潮过程覆盖了全省每一个角落。统计显示,全省各站均达寒潮标准,极端最低气温为 -5.4 ℃(11 月 30 日,赣榆)。据省气候中心统计,截至 12 月 1 日 08 时,在这波寒潮过程影响下,江苏日最低气温 48 小时变温幅度大值区位于沿淮及江淮之间北部,降温最大的是淮安站,48 小时变幅达 18.3 ℃。全省共有 70 个站达到寒潮标准,最低气温北低南高,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赣榆(-5.4 ℃,30 日)。
△ 48 小时最大降温
根据国家局下发的寒潮(国标)标准,省气候中心统计分析了 1961 年以来 11 月同期影响江苏的寒潮过程。从历史最强前五次过程分析来看,此次寒潮过程寒潮站点数(70 个)、最大 24 小时降温幅度(14.7 ℃)及 48 小时降温幅度(18.3 ℃)仅次于 1987 年 11 月 27-29 日过程,极端日最低气温排位第四低。综合各寒潮指标来看,此次过程降温强度为 11 月历史同期次强。
△ 11 月历史最强寒潮前五过程对比
全省初雪日较常年偏早
剧烈降温带来了雨雪过程。11 月 29 日起,出现一次全省范围的雨雪降温过程,苏南大部分地区出现降雪。
监测来看,淮河以南地区大多雨雪量超过 10 毫米,截至 30 日 20 时,各站雨(雪)量为 0 毫米(丰县、沛县)~37.8 毫米(东山),苏南南部超过 25 毫米。从加密站资料来看,最大值出现在宜兴太华镇,雨雪量 58.8 毫米。
△ 13 个地市历史初雪概况
从 13 个地市历史初雪概况来看,徐州、宿迁、泰州、淮安、无锡 5 站的初雪最早日期都是出现在 2021 年 11 月 7 日至 8 日的降雪过程;连云港和南京的初雪最早日期出现在 1959 年 11 月 8 日至 9 日的降雪过程;扬州、镇江和常州 3 站的初雪最早日期出现在 1969 年 11 月 16 日;盐城和苏州的初雪最早日期出现在 1976 年 11 月 16 日至 17 日,南通的最早初雪日期出现在 2009 年 11 月 17 日。
总体来看,初雪常年平均日期大多集中在 12 月中下旬,所以今年 11 月 29 日出现了今年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初雪日期较常年偏早。
(图片来源:江苏省气候中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