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被称为山水诗都,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达官显宦,不辞跋涉,慕名远道而来,尤其从《千字文》到《望天门山》,千余年间名家辈出、名篇留存为世人称道,诗歌文化已经成为马鞍山这座城市重要的文化内涵和城市品质。
《舟过鹅行口,回望和州鸡笼山》— 杨万里
两月青山不暂离,入城未见有山时。
万峰送我都回去,只有鸡笼未肯辞。
鸡笼山坐落在马鞍山市和县西北隅,脚踏岚笼山,怀抱九条垅,群山环拱,一峰独秀,拔地而起,享誉“江北第一山”、“江北小九龙”、“中华四十二福地”之称。历代诗人、墨客、学士名流、帝王将相,乘兴游览,托物抒情,每多吟咏。974 年,宋太祖赵匡胤在此山安营,喜得太子,把原淳熙宫(许由隐居之所)加赐匾额为“寿宁宫”。宋朝大诗人杨万里离开鸡笼山时曾写下一首《舟过鹅行口回望和州鸡笼山》。
《望夫山》— 刘禹锡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望夫山又称小九华山,位于采石镇西北 1 公里滨江处,海拔 157 米,周围 7.5 公里,山形似枣状,称枣子矶。建有小九华山准提寺,小九华山比邻著名的采石矶景区,她俯瞰长江,北眺西山。上刻有“望夫石”三字,大一尺六寸,似篆似隶。早在古代这里就建有地藏王殿,恢弘壮观,游人不绝,千百年来,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七月三十,进香者络绎不绝,由于山峦秀美,香火鼎盛。
合晚精灵 沈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