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推荐 2022 年第三季度优秀国产纪录片的通知,从全国选送的 121 部纪录片中推选出 36 部优秀国产纪录片,包括《见证香港故宫》《这十年》《大象出没的地方》《我们是这样长大的》《舞台上的中国》《村庄十年》《课本里的经典》等。
《见证香港故宫》
独家记录香港故宫 " 从无到有 "
香港回归 25 周年之际,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于今年 7 月 2 日正式对公众开放。纪录片《见证香港故宫》则见证了这个全新的博物馆如何从无到有这个奇迹的,它独家纪录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设计、建筑、运输、布展的真实故事,讲述了香港故宫缘何而建?如何精心设计?它与北京故宫有着怎样的不同?这座建筑的建造者们又是怎样如期、优质地完成建筑过程?
《见证香港故宫》的总导演是周兵,曾拍摄过《故宫》《台北故宫》《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被人称作 " 故宫专业户 "。对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建立,总导演周兵认为,除了文化上的意义,还有透过香港这个国际化的交流平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特色传统艺术文化的考量。
周兵以往的纪录片都是画面精美,无论是文物细节或是历史细节,或是人物心境,在他的纪录片里都得以最极致的展现。这一次拍摄《见证香港故宫》风格却大为不同。谈到这次拍摄的独特之处,周兵强调说," 这次拍摄并不太注意镜头的美感,更多是纪实性的东西,文献和口述的内容让我很惊喜,希望这个片子放到十年、二十年后去看,能够看到当时为了设计建造这样一座博物馆,这一群人做了什么。"
《这十年》
50 个人物,50 个奋斗故事
纪录片《这十年》涉及民生、教育、医疗、大国工程、乡村振兴等众多领域,50 集,50 个人物,50 种表达方式,汇聚各行各业,讲述柴米油盐,关照喜怒哀乐,以个人的命运折射时代的发展,展现新时代十年中国的发展成就与变化。
执行总导演孙璐表示,《这十年》更像是一部创意短视频,50 集不是千篇一律的,每一集都有它的特色和亮点,最终也呈现出 50 个不同的风格和创意表达方式," 拍摄过程中,我们去了很多偏远山区,爬雪山、走沙漠、抗高反、避风浪 …… 我们从每一个主人公身上都获得了不同感悟。"
据悉,该纪录片讲述了不同领域奋斗者的故事,有见证十八洞村从贫困苗乡到小康村寨转变的新青年施康,在塞罕坝值守了一辈子的防火瞭望员赵福州,主持三一重工智能制造工厂升级改造的总工程师易小刚,融入 " 大湾区 " 的中国香港创业青年叶兴华 …… 虽然他们年龄不同、地域有异、行业多样,但他们用一句句 " 我在场 "" 我见证 " 的主观表达,将一个个迎难而上、勇敢坚毅的奋斗脸庞勾勒得更加鲜活。
《大象出没的地方》
儿童医疗背后的大千世界
《大象出没的地方》纪录片共六集,以儿童医疗为窗口,折射中国当代育儿观以及儿童医疗背后的大千世界。在总导演海金星看来,儿童医院是中国家庭和育儿现状的缩影 , 孩子的疾病,会牵扯起整个家庭,在孩子生病的背后,可能是生病的家庭,可能是需要调整的观念意识,可能是社会需要消除的偏见。" 在对抗疾病的过程中,孩子、家长、儿科医生需要面对各自的问题,最终实现不同程度的成长,我们如何和孩子一起走向更好的未来?这是我们想要寻找的答案。"
据悉,六集导演同为女性,而且四位都是妈妈。总导演海金星透露,《大象出没的地方》一共拍了将近 600 个小时的素材,最后用在片子里的只有两个半小时," 在选择故事方面,我们希望选择的不仅仅是治病的故事,也不仅仅是卖惨的故事,不是为了赚取观众的眼泪。而是希望在这些故事背后,可以看到很多中国人的家庭观和育儿观,可以留给观众更多的思考。"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燕芬
校对:陈泽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