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险资举牌 " 冷 " 延续至 2022 年。继日前太平人寿主动举牌工行 H 股后,年内险资共举牌 4 次,其中主动举牌仅 2 次。有分析认为,今年初开始实行偿二代二期工程后,长期股权投资的资本要求进一步提高,进而影响险资举牌热情。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信息,太平人寿 11 月 22 日和 11 月 25 日两次增持并举牌中国工商银行 H 股股票,两次分别买入工商银行 H 股 8300 万股和 8000 万股,共涉及资金 6.18 亿港元。综合两次交易前后的持股数量计算,太平人寿于这四天内共买入工商银行 H 股 3.14 亿股。
国泰君安研报认为,太平人寿此次举牌工行 H 股可能并非独立事件,当前国有行 A、H 股估值均较低,对于险资等特定投资者的吸引力很高,预计后续仍有其他机构增持乃至举牌银行股的可能性。
记者梳理发现,2021 年险资仅有 1 次举牌,即中国人寿举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H 股股票,与 2020 年的 23 次相比急剧下降。今年以来,险资共举牌 4 次,其中前海人寿和泰康人寿均为被动举牌,主动举牌仅有两次,其一为中国太保与其两家控股子公司今年 7 月份主动认购 H 股 IPO 的天齐锂业。
据了解,险资举牌后半年不能卖出股票。有券商分析指出,今年初开始实行的偿二代二期工程大幅提升了长期股权投资的资本成本,险企举牌后需将相应投资余额计入长期股权投资,因此举牌更加谨慎。
粗略来看,今年险资主动举牌的盈亏情况不同。以中国太保举牌的天齐锂业为例,至今下跌 2.67%;而工商银行 H 股 12 月 6 日收盘价为 3.86 港元,与 11 月 25 日的 3.85 港元基本持平。
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 10 月末,险资运用余额达 24.5 万亿元,其中对 " 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 " 的配置规模为 2.9 万亿元,占比 11.84%,该比例仍是 2019 年以来的最低点,距离监管规定的配置上限仍有较大空间。
近日,大家资产相关负责人在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召开的 "2022 年四季度保险资金运用形势分析会(闭门会)" 上表示,明年的策略方向为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领域。未来十年新阶段的增长领域,将重点分布于高端制造、自主可控、医药医疗、军工装备、能源安全等五大领域。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广豪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