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当前,电商消费在农村发展怎样?乡亲们网购方便吗?服务需求有没有得到满足?" 买买买 " 是否安心舒心?
为了回答以上问题,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以下简称广东消委会)今年下半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 " 农村电商消费发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 " 调查。结果显示,广东农村电商消费发展快,普及率达到 95%;市场需求大,76% 受访者经常在电商平台购物,95% 受访者表示会继续使用或尝试使用电商平台购物;更有 75% 的受访者对农村电商消费环境表示满意。
2018 年的调查:仅有 56% 受访者以电商为主要消费渠道
据悉,调查通过问卷调查(面访和发放网络问卷)和农村志愿者体察相结合的方式,从消费需求、消费环境、消费发展、消费维权、消费者评价五个维度深入了解广东农村电商消费发展状况。最终,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样本 3032 份,消费体察共获取有效样本 60 份。
2018 年 , 广东消委会曾开展 " 广东农村消费现状调查 ",当时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 56% 受访者表示会以电商为主要消费渠道,且对电商消费环境感到满意的受访者不足五成。为何短短四年时间,会有如此大变化?农村电商消费获得这么高的认可和评价?
64% 受访者表示所在农村已实现快递进村
广东消委会分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电商基础设施更为完善。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逾九成受访者表示所在农村网络基本全覆盖且比较稳定,而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已成为电商消费主要载体。在物流建设方面,64% 受访者表示所在农村已实现快递进村," 最后一公里 " 问题正逐步解决。同时,调查发现只有少数快递网点二次收费或无人管理,行业整体较为规范。
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传统电商是主要渠道
二是平台类型供给更加丰富。调查结果显示,93% 受访者表示电商平台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丰富多样,其中近 9 成有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农资商品的经验,超 7 成在电商平台上购买过生鲜商品。
此外,电商消费渠道呈现以传统电商平台为主,社交电商、生鲜电商、社区团购及线上外卖等新型电商消费模式逐步普及的发展态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消费者经常使用的传统电商平台占比分别为,淘宝(80%)、京东(57%)、拼多多(56%)等;社交电商占比分别为抖音(37%)、快手(18%)等,其中有近 8 成的农村消费者会因为社交平台的商品推荐而消费;生鲜类或买菜类电商的整体使用占比不高,但超过 7 成的受访者表示有在电商平台上购买过生鲜商品,其中经常购买占 33%,偶尔购买占 44%;社区团购和外卖平台均有一定的使用率。
几乎所有农村消费者都清楚线上购物可七天无理由退货
三是电商消费维权更有保障。本次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农村消费者都清楚线上购物可七天无理由退货,且在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都会选择进行维权,反映农村消费者的法律和维权意识普遍提高,这也带动电商消费维权体系持续完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电商消费纠纷解决率达到 98%,其中超 7 成受访者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逾 7 成受访者及全部体察员均成功进行七天无理由退货。
" 买不到 " 问题仍然存在
广东消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商消费在广东农村发展迅速,趋势良好,但仍存在不足和堵点。一是 " 买不到 " 问题仍然存在。46% 受访者表示电商平台仍有部分商品及服务不在农村地区销售;40% 受访者表示线上的本地服务应用在农村普及度低,如 13 位体察员表示所在农村没有覆盖共享出行服务,5 位体察员表示网约车等候时间过长等。
近六成网购时遇到商品质量问题
二是 " 买不好 " 影响消费体验和信心。57% 受访者反映网购时遇到商品质量问题,常见侵权问题还包括物流致商品破损(占 35%)、货不对板(占 28%)、虚假宣传(占 25%)和假冒伪劣(占 24%)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乡亲们的消费体验和信心。
购买电器、家具等大件商品面临售后难题
三是 " 售后难 " 导致 " 不敢买 "。受访者反映在农村地区购买电器、家具等大件商品面临售后难题,包括官方服务点少(占 38%),上门额外收费(占 35%),不提供上门服务(占 24%),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占 23%),维修零件不全(占 14%)等,这也导致消费者 " 不敢买 ",只有 10% 受访者表示会在电商平台购买大件商品。
针对此次调查,广东消委会建议: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农村电商消费源头治理,强化电商平台责任落实。充分发挥基层消委会贴近农村消费者的优势,结合消费维权工作站建设,为农村消费者提供便捷高效的维权服务。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通讯员 粤消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