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本月 7 日至 19 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当地时间 9 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更新了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增添了包括鲍鱼、儒艮、柱状珊瑚等在内的海洋物种。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9 日在蒙特利尔宣布,在评估的 1.79 万种海洋物种中,1550 余种面临灭绝危险。这些受威胁海洋物种中,至少 41% 遭受气候变化冲击。根据更新后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所评估的海洋物种中近 10% 面临灭绝危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还首次对鲍鱼的生存状况进行评估,发现全球 54 种鲍鱼中有 20 种面临灭绝危险。而鲍鱼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不可持续的采收、非法捕捞以及气候变化等。
新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还显示,加勒比海的柱状珊瑚数量自 1990 年以来已锐减超 80%,受威胁等级从 " 易危 " 跳过 " 濒危 ",直接升为 " 极危 "。最近几年出现了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 " 石珊瑚组织损失病 ",感染大面积柱状珊瑚,是其面临的最紧迫威胁。
此外,受到被渔船误伤、偷猎等的威胁,美人鱼的原型——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儒艮在全球范围内属 " 易危 " 物种,而生活在东非附近海域和南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亚附近海域的儒艮分别被升级为 " 极危 " 和 " 濒危 "。最新研究发现,东非附近海域成年儒艮数量已降至不足 250 头,而新喀里多尼亚附近海域成年儒艮不足 900 头。
据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是较为权威的物种灭绝风险评估名单。最新红色名录包括超过 15 万物种,其中 4.2 万物种生存受威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