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消息,著名水稻专家、杂交粳稻奠基人杨振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 2022 年 12 月 8 日 5 时 09 分在辽宁省人民医院逝世,享年 95 岁。
公开资料显示,杨振玉 1927 年 11 月出生于江西省丰城,1949 年 9 月考入上海复旦大学,1951 年 1 月从上海复旦大学参军,先后在杭州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预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航校、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空军任战士、学员和无线电员。1954 年 8 月至 1957 年 12 月在沈阳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学习。
杨振玉 1958 年 1 月毕业后一直在辽宁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从事水稻杂交粳稻科研工作,先后担任国家 "863" 课题主持人、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水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杂交稻育种研究室主任,兼任农业部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成员、辽宁省第六届政协委员、辽宁省科协副主席、沈阳市政府科学顾问等职,2000 年 11 月退休。
上世纪七十年代,杨振玉首创 " 籼粳架桥 " 技术,将部分籼稻遗传成分导入粳稻品种中,成功选育了世界第一个 " 人工制恢 " 粳型恢复系 C57,丰富了粳型恢复系资源,率先攻克了品种间杂种优势不强的世界性难题,并在我国北方实现了杂交粳稻的大面积种植,开杂交粳稻利用之先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先应用杂交粳稻的国家,为世界稻作文化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
1978 年杨振玉先生作为先进典型参加了首次全国科学大会,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81 年," 粳型恢复系 C57 及其杂交组合黎优 57" 荣获第一届全国科技大会奖、第一届国家发明三等奖、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上世纪八十年代,杂交粳稻以技术专利方式转让美国、日本等 14 个国家,杨振玉随后多次被邀请赴日本、菲律宾、朝鲜、美国等国家进行杂交粳稻的考察、技术指导和合作交流,使中国先进的杂交粳稻技术走向世界,为世界水稻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稻界有 " 南袁北杨 " 之说,北杨指的是杨振玉先生,南袁指的是袁隆平先生。
" 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共和国勋章 " 获得者袁隆平,于 2021 年 5 月 22 日 13 点 07 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 91 岁。
随着杨振玉先生逝世," 南袁北杨 " 俱往矣,中国水稻界的一段传奇就此远去。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