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邓祁 哈尔滨日报记者 封娇 申志远
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里陈列着一块 " 石头 ",这块看上去很普通的石头,甚至比黄金还贵重,它就是取自松辽盆地千米地下的 " 松基三井 " 岩心。岩心上用红色油漆标注的数字,意为第 35 筒共 44 块样品中的第 29 块,是发现大庆油田的直接见证物。
1958 年,石油工业部落实党中央 " 石油勘探战略东移 " 的决策,相继在松辽盆地部署了两口基准井,都没有见到工业性油流,第三口基准井井位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技术人员决定将松基三井的井位定在黑龙江省大同镇高台子地区的隆起上,设计井深为 3200 米。
↑ 大庆油田发现井松基三井岩心
1959 年 4 月 11 日松基三井正式开钻,承担钻井和取心任务的是松辽石油勘探局 32118 钻井队,因为有了松基一井的经验,改从千米地层下才开始取心,大大加速了钻探进度。在井深 1050 米处连续 6 个井段取出的岩芯中都见到了油浸和含油现象 , 证实了井下存在较好的油层。这一消息鼓舞了大家的士气。
在时任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的支持下,1959 年 7 月 20 日松基三井于井深 1461.76 米完钻、固井,8 月 29 日完成固井,9 月 6 日第一次射孔。9 月 26 日下午 3 时 45 分,用 8 毫米油嘴开井后,原油大量喷出,经测试日产原油 13.02 吨,标志着大庆油田的发现。实践证明,提前完钻试油这一决策至少让发现大庆油田提前了一年多。
时任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的欧阳钦提议:松基三井喜喷原油为建国 10 周年大庆献了份大礼,建议把所在地大同镇改为大庆镇。自此,一场波澜壮阔的大庆石油会战恢弘启幕。
编辑 封娇
值班主编 申志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