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天寒,这阵子的天气是越来越冷了。
这样的天气能泡个热水澡就好了。
就算没办法在深山巨谷中寻得一处温泉秘境,哪怕在自家桶里放满水,泡上一会儿——
热气氤氲,舒经活络,增强抵抗力,那也是极好的。
关于泡澡这件事,南京人是很有发言权的。翻开《江苏文库 · 史料编》你会发现,这里名泉甚多,历史悠久,很多名人雅士都不亦乐乎。
今天文脉君就和大家聊聊南京泡澡往事。
浴婴仕女图
西边文雅派泡澡
秦观、王安石、昭明太子都是爱好者
提起南京之西的汤泉,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
老山脚下,温泉圣地,游人很多。但你知道,都有哪些有名的人在这里泡过澡吗?
头一位不得不提的,是昭明太子。
在很多人眼里,昭明太子是个超凡脱俗的," 十指不沾阳春水 "。
但是,不沾阳春水,可以沾温泉啊。
据《江苏文库 · 史料编》中,在江浦城西三十里的地方,有数泓涌出,流入后河。
而相传,昭明太子不仅在这里泡澡,还亲手种下两棵松树,极盘曲攫拏天之势,传为一段佳话。
浦口汤泉小志
后世慕名而来的大人物就更多了。王安石,咖够大吧,他泡澡还得写诗:
寒泉诗所咏,独此沸如烝。
一气无冬夏,诸阳自废兴。
人游不附火,虫出亦疑冰。
更忆骊山下,歊然雪满塍。
秦观也 " 不甘示弱 ",他在未仕期间时常游历于江南吴楚之间,徜徉于山光水色之中。
1076 年,他曾经同孙莘老、参寥子到惠济院拜访漳南老人,期间抽空泡了个澡。
此次出游共得诗三十首,并赋《汤泉赋》一篇,以记所踪。
到了明清时期,来到这里的诗人名家就更多了。
像清代 " 寒庐七子 " 之一的易顺鼎、传奇学者陈宗彝、桐城派末期文精名重的作家马其昶等,都在这里留下名诗佳句。
东边养生派泡澡
袁枚、韩滉都来这里修养
住在南京西边的倾向去汤泉泡澡,生活在南京东部的人去哪儿泡澡?
没错,是汤山。
根据《江苏文库 · 史料编》中的《南汤山志》记载,汤山温泉在上元县神泉乡汤山延祥院之前,去城六十里。
与上面提到的文雅派泡澡不同,名人大咖来汤山泡澡颇具养生色彩。
头一位,当属 " 神气磊落,希世名笔 " 的韩滉。
当时韩滉的女儿有恶疾,到汤山泡了个澡,结果居然就好了。后来韩滉在汤山之右建造精舍。
他还请来僧人,每逢市里百姓有个病有个灾,僧人都会舍药,一时之间远近闻名。
南汤山志
袁枚是很会养生的人,活跃诗坛 60 余年,享年 82 岁,在古今文坛中绝对可以算是寿星。
人们只知道他对吃很讲究,但实际上,他对泡澡也颇有心得。
为寻圣水濯尘缨,爱忍春寒远出城。
刚是杏花村落好,牧童相约过清明。
方池有水是谁烧,煖气腾腾类涌潮。
五日熏蒸三日浴,髯爽一点不会消。
延祥寺里证前因, 二十年前借住身。
今日僧亡菩萨在, 应知我是再来人。
野外闲行乐有余, 阿连底事劝同车?
天生此水温存性, 只恐妻孥转不知。
多谢张华地主情, 遣人洒扫遣人迎。
耳根洗得清如雪, 不听人间事不平。
洗澡路上,他突然很感慨,于是慷慨激昂:
千寻华表石崔巍,来往行人弔落晖。
六代如船摇橹去,只留翁仲不能归。
袁枚
不过后来,汤山温泉也一度荒废,以至于不能洗浴,直到光绪年间,才重新修缮开放。
而今,泡澡养生也成了大多数人的共识。
浪迹江湖派泡澡
天涯何处不泡澡
也许是段位不够,总是有人纠结泡澡应该遵循 " 东派 " 还是 " 西派 "。
而真正的泡澡爱好者,早已突破了地理的限制,在南京各处遨游。
密林山崖中的温泉可以泡,市井里坊中的浴室可以泡,就算在家里支棱一个大桶,放上热水同样可以泡得不亦乐乎。
《江苏文库 · 史料编》中,就有 " 好事者 " 收集了 80 多年前南京各个泡澡的好地方,还附上了电话号码,可以说非常贴心了。
从评事街一路泡到三坊巷,颇有一点浪迹江湖的既视感了。
书中特别强调:" 沐浴为卫生之要务,其于过往旅客,尤所急需。故各大旅馆如中央、惠隆、扬子等,皆有浴室 ……"
所谓江湖何处不泡澡,走出南京,走向江苏也是《江苏文库 · 史料编》中很多泡澡爱好者的 " 正常操作 "。
其中,有本民国时期出版的《大中华江苏省地理志》记录了当时江苏各地的温泉秘境,让人大开眼界。
丹阳记县东三十五里有一处龙冈上面有一处 " 沸泉 "。射乌山东南山麓上有一块温泉,常年吸引游客无数。茅山崇寿观前面还有个冬温泉非常适合冬天泡澡 ……
不管多么隐秘的泡澡圣地,都能找得到。
《江苏文库 · 史料编》中的《大中华江苏省地理志》
天气渐渐冷起来了
多多注意防寒保暖。
泡个热水澡
洗去一天的疲惫与污垢
保重身体,祝君冬安
文 | 现代快报 + 记者 王子扬
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
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和现代快报联合推出 " 江苏文脉 " 微信公众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