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 一年前,我刚到苏州工作,在接受你们采访时就说,要让每一个家在苏州、来到苏州的人都切身感受到,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苏州,有一种希望叫创业在苏州,有一种惬意叫休闲在苏州。这就是苏州追求的目标。" 近日,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在接受现代快报等媒体采访时,描述了他心目中的中国式现代化苏州图景,他说:" 今年网友们给苏州又加上了一句话,‘你永远可以相信苏州’。任何事情苏州都努力追求最好,都可以做到最好,让这座城市始终发展有热情、创新有激情、服务有温情,所以你永远可以相信苏州。"
今年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大战大考中,苏州以出色的表现受到了各方面的无数点赞。一幅生动的中国式现代化苏州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敢为先锋、勇立潮头,
苏州高水平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图景
当前,苏州全市上下正持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苏州在全国全省现代化建设‘一盘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肩负着极其重大的使命。" 曹路宝从四个层面解释了这个 " 重 " 字。
一是期望之重。江苏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现代化建设上寄予厚望的地方,早在 2009 年就提出 " 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包括苏州,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勾画的目标 ",2012 年又明确要求苏州 "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一些经验 ",2014 年视察江苏时再次强调苏州要勾画现代化目标,2020 年赋予江苏 " 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 光荣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提出 " 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 "。从 " 可以勾画 " 到 " 创造经验 ",到 " 走在前列 ",再到 " 加快推进 ",总书记的要求一以贯之、一脉相承,苏州一定要牢记嘱托、不负期望,交出更加精彩的答卷。
二是分量之重。苏州是经济大市、工业大市、开放大市,是全省乃至全国发展的重要压舱石。苏州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五分之一、全国第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四分之一、全国第四;进出口总额占全省一半、也是全国第四,其中出口额全国第三;规上工业总产值超 4.2 万亿、位居全国最前列。
三是地位之重。随着今年通苏嘉甬等四条过江通道同时开工,以及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苏州已经不再是一座节点城市,而是日益成为长三角中重要的区域枢纽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同时,随着苏州国家实验室等一系列重大平台载体密集落户,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四是责任之重。省委对苏州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要求苏州勇挑重担、奋力争先,努力在江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省委要求苏州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敢为先锋、勇立潮头,高水平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图景,赋予苏州新的目标引领、职责使命,全市上下深感重任在肩。
全力打造外资投资中国首选地
开放是苏州最鲜明的特征和最大发展优势。今年前 11 个月苏州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态势充分说明,国内外资本强烈看好苏州、加码苏州。苏州港太仓港区今年集装箱吞吐量有望突破 800 万标箱,实现历史性跨越;空中客车、克诺尔、西门子、霍尼韦尔等一批总部型、研发型外资项目密集落户,1-11 月全市实际使用外资超 70 亿美元、增长 30%。最近,苏州组织包机赴日本、欧洲招商的行动,拼抢到的新订单与达成的意向投资额,成效也十分明显。
对此,曹路宝表示,苏州开放优势明显,在今年虽然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局面,但也面临不少严峻的挑战。苏州要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 "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苏州正重抓 " 四个突出 ",突出中新合作这个城市发展长期战略,突出服务贸易这个重点领域,突出进口能力培育这个主攻方向,突出生产 +" 总部、研发 " 双基地这个努力目标。
" 苏州正全力打造外资投资中国首选地,对于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非常有信心和底气。" 曹路宝说。
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 " 双向奔赴 "
扛起高水平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现实图景的使命,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力、" 双向奔赴 " 是一关键。
曹路宝说,今年 1 月 5 日,苏州以 " 新年第一会 " 的形式部署推动了一项事关全市大局的重大工作,就是 " 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 "。这项工作可以从四个维度来理解:" 数字经济 " 是抓发展的大背景,是新赛道更是主赛道;" 产业 " 是苏州最大的底气;" 创新 " 是关键路径;" 集群 " 是最佳组织形态,就是要通过集群式创新,实现苏州的实体产业在数字经济时代赢得新的发展优势。
聚焦苏州最具优势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制造这四个产业,加起来占苏州规上工业总产值的 70% 以上,而且具有很强的基础优势。曹路宝介绍,经过一年来的持续推动,成效非常明显,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优势不断提升,正在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生物医药、高端纺织、纳米新材料均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接下来,苏州将在三个方面继续发力:一是推进产业数字化,持续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二是推进数字产业化,围绕在线新经济加大扶持力度,新业态新模式在苏州蓬勃发展、缤纷多彩;三是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就是从卖产品、卖设备走向卖服务。
外联内聚,不仅有 GDP 还有 GNP
随着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苏州的高铁、港口两大枢纽功能加快提升,正在成为长三角重要区域枢纽中心城市。目前四条过江通道正同步建设。特别是通苏嘉甬高铁这 " 一竖 ",苏州的高铁形成了 " 丰 " 字形结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曹路宝介绍,在这个背景下,苏州提出全力做好 " 外联 "" 内聚 " 两篇文章。
在做好 " 外联 " 文章上,苏州更加积极主动服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省区域协调发展要求,正加快 " 四向发力 " 拓展战略空间。东向主动参与上海大都市圈建设,西向联动无锡、常州共同打造以环太湖科创圈为主要内容的苏锡常都市圈,北向集中推进跨江发展,南向在 G60 科创走廊中更好发挥优势作用。
"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苏州不仅要有家门口的 GDP(国内生产总值),还要有面向全世界的 GNP(国民生产总值)。" 曹路宝说,苏州支持和鼓励本地企业在把总部、研发、结算等功能留在苏州的基础上,积极 " 走出去 " 布局发展,特别是优先在省内开展协作,切实将苏州的产业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江苏省产业链建设和发展的新优势,也为自身产业发展寻找新空间。
在做好 " 内聚 " 文章上,苏州大力推进市域统筹发展,正从 " 四面八方 " 往主城汇聚发展合力。今年,苏州创新实施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县级市(区)工作制度,鼓励各地在融入市域一体化的同时,结合自身特点找准努力方向、开展工作创新。苏州十个板块个个生龙活虎,努力形成奋勇争先、你追我赶、特色发展的良好局面。
打造一座面向所有人、为了所有人的人民城市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苏州图景中,苏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曹路宝说道,今天的苏州,民生建设有两大特点:一是基数大,苏州的服务人口已经超 1600 万、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 500 万辆、全国第四;二是基础好,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6.82 万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 5 位。这既是苏州追求高水平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也意味着更高要求。苏州坚持把群众的 " 表情包 " 当作工作的 " 风向标 ",将群众 " 没有不满意 " 作为工作标准,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座面向所有人、为了所有人的人民城市。" 曹路宝介绍,苏州致力于营造最宜居宜业的环境,体现城市对所有人的接纳。重点是为在苏州的所有人提供更加令人满意的好房子、好社区、好街区、好城市。这四个层次是递进的,不光要有好房子,还要有好的社区,提供良好的互动交流的公共空间;要有好的街区,提供优质高效的各类便民服务,这方面,苏州正依托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建设等持续优化;最后是建设一座好城市,既要通过发展产业,提供更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和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又要像营造苏州园林一样精雕细琢城市,彰显独特的城市魅力,加快城市更新和品质提升。
" 城区即景区、城市即花园。" 曹路宝希望,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美好,并为之深深自豪。
同时,苏州致力于让群众的生活好上加好,体现城市对所有人的关爱。苏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民生支出占比已经超过 80%。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苏州在严格落实按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要求的基础上,努力追求更高水平的 " 民生七有 ",就是 " 老有颐养、弱有强扶、病有良医、幼有优育、学有善教、劳有多得、住有宜居 "。
现代快报 + 记者 何洁 徐晓安 / 文 何刘 穆子健 / 摄
(本文图片由李志翔 摄、苏州高铁新城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