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国立生 记者 刘峻)" 最近几天的呼入量,是平时的 5 倍,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承接能力。" 南京市急救中心通讯调度科科长严智勇介绍,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叠加冬季各类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疾病进入高发期等因素,南京 120 急救电话呼入量和派车量从 12 月 14 日开始呈快速增长趋势,到 12 月 20 日,呼入量超过 10000 次,是平时的 5 倍,而且还在继续增长。
120 急救电话呼入量激增,咨询电话占比近 80%
在南京市急救中心通讯调度指挥中心,调度员沙哑的声音此起彼伏,严智勇告诉记者,目前呼入量正在快速增长,超过平日的 5 倍,为此他们根据应急预案积极挖掘潜力,扩充调度席位,由原来的 11 个扩充至 27 个。
严智勇说:" 因为呼入量增加,急救中心做了很多调整。比如," 轻伤不下火线 ",调度员加班加点工作,吃住在单位,每人每天工作时长超过 12 小时;积极从内部挖掘潜力,安排行政人员去支援接听 120 急救电话等。另一方面,也发布公告向社会公开招聘调度员。市卫健委也从相关单位抽调人员支援调度工作。"
南京市急救中心通讯调度科调度长张熙介绍,这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为了尽可能多接电话,急救中心已经全速运转起来,每人每天要接听电话 700 多个,较日常多了 3 倍。其间,除了接听日常急救电话外,还有市民反复不断拨打 120 催车、健康咨询等。一天工作下来,我们个个口干舌燥、喉咙沙哑,一句话也不想说。好在单位为我们配发了 N95 口罩、菊花茶、VC 泡腾片、水果和抗病毒药品等,这样可以缓解很多。
严智勇介绍,虽然呼入量过万次,但其中仅有 20% 是真正需要派出救护车的,咨询电话占了将近 80%。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市民对感染新冠病毒的恐慌心理,拨打 120 进行健康咨询;二是医院就诊压力大,很多市民希望通过打 120 走 " 捷径 ";三是自己确诊后不想影响家人或同住人员,于是呼叫 120 转运;四是市民拨打 120 后,在等待救护车到来期间,反复拨打 120 催车。上述行为严重浪费了本就宝贵 120 急救资源。
把 120 急救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人
严智勇呼吁市民如果不是紧急情况,而是咨询问题,目前各区都公布了电话,还可以上网搜索疫苗接种、健康咨询、发烧用药等知识,让出急救电话给真正需要的人。
" 真正紧急危重症的病人是建议大家拨打 120 急救电话的。但普通发热咨询之类的问题,像哪儿能打疫苗、测核酸,哪儿有发热门诊这种的,建议尽量通过网络手段去查询解决。接线 10000 多个电话,大概真正需要派车去救的也就 1/5。" 严智勇表示。
严智勇呼吁市民们不要盲目拨打 120 急救电话,非紧急电话可能导致急危重症患者呼叫 120 寻求帮助时,无法得到及时救治。新冠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可以居家治疗,自行进行健康监测,同时可积极利用互联网医院开辟的 " 新冠咨询 " 等问诊通道,健康咨询可拨打 12320,减轻 120 的咨询负担。
" 年轻人如果有能力的话,可自行到就近的医院就诊,建议把更多急救资源留给急危重症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孕产妇。" 严智勇说。
新冠病毒感染者什么情况下需要拨 "120"?
根据 12 月 12 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指引(第一版)》,新冠感染者出现以下情况,可通过自驾车、120 救护车等方式,转运相关医院进行治疗:呼吸困难或气促;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 38.5°C,超过 3 天;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儿童出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或呕吐等情况;孕妇出现头痛、头昏、心慌、憋气等症状,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
如何拨打 120 急救电话?
严智勇建议,拨打 "120" 时,请保持沉着冷静,简要明确表达患者情况(年龄、目前的病情、既往病史)等,如果患者有新冠疫情相关情况,请务必如实告知 120 调度人员和救护车上的急救人员。
其次,耐心配合 120 调度员的询问,说清楚患者居住地点或事故发生的具体地点(如:XX 区 XX 路 XX 小区 XX 号房),指明附近的明显标志物(路口、公交车站、学校等),以便救护车确定最佳行车路线。
同时,挂断电话后,一定保持电话畅通,尽量安排人提前接应救护车,以保证急救人员顺利到达。切勿反复拨打 120 急救电话催车,这样会严重浪费急救资源。留下现场联系电话,以便急救人员联络现场和指导自救。无论居民是否发热,为避免交叉感染,请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同时尽量减少陪同人员上救护车。
严智勇提醒市民,如果只是新冠感染的轻症患者或者普通疾病,不要因恐慌或是为了医疗咨询而拨打 120,把宝贵的急救资源留给急危重症患者。
(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