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2-12-23
非遗展示 | 北派竹笛代表作《喜相逢》,笛子独奏曲的里程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封娇 于秋莹

为进一步丰富城市冰雪文化内涵,彰显 " 音乐之城 " 艺术底蕴,哈尔滨市群众艺术馆特别推出冰雪季线上展示活动。本期非遗展示将为您展示北派竹笛代表曲目《喜相逢》。

笛子是中国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被誉为吹管乐器之王。1986 年在河南舞阳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掘出的骨笛,距今已有 8000 多年的历史。在《吕氏春秋》《玉海》等史料中,记载了黄帝命伶伦伐昆仑之竹为笛的传说,说明当时笛子十分流行。汉武帝时,伴随张骞出使西域以及从西域返回,笛被称为 " 横吹 "。魏晋时期,笛子的制作技术有很大进展,并分出不同形制。到了唐代," 横吹 " 被称之为笛,并且有了膜孔,使其音色和表现力更加丰富。新中国成立后,笛子品种日益增多,不仅有梆笛、曲笛,还有定音笛、七孔笛、十一孔笛、加键笛等。

笛子在演奏风格上分南北两派,南派典雅清丽,主要流行于中国江南地区。流行于北方地区的北派,演奏时主要使用音域较高、音色较高的梆笛,重视运用吐音、滑音、剁音、花舌等技巧,表现出北方民风的粗犷热情。代表人物有冯子存、刘管乐等。冯子存在 1950 年取自二人台音乐所作的《喜相逢》,被认为是中国现代笛子独奏曲的里程碑作品。

编辑 于秋莹

值班主编 张跃武

相关标签

管乐 音乐 哈尔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