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哈尔滨日报记者 申志远 于秋莹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最新长篇小说《父父子子》由中信出版集团推出,作品堪称一部 " 五十年中华民族奋争史 ",与《人世间》" 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 ",共现百年中国的波澜壮阔。
《父父子子》以冲突更加激烈的 " 抗战时期 " 为开端,讲述东北哈尔滨民族企业家高家及其亲朋友人在动荡时代下的选择和坚守。历经四代人,跨越五十年,缓缓铺陈中国经历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纵深到新中国成立后的 " 北大荒 " 等重大事件,讲述了个人与国家共同体一起成长的故事。
梁晓声接受采访时表示,《父父子子》是想把 20 世纪三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故事讲给年轻人听," 因为那个时代的中国,就是这样走过来的。那个年代的‘父母辈’是历史事件的亲历者。"
《父父子子》全文 45 万字,跨越宏阔时空,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到曾经的革命者成为首批 " 北大荒人 " 垦荒拓野。其中有扑朔迷离的世界局势,也有错综复杂的人生选择,这不仅是个人与国家共同体一起成长的故事,也是一部民族的史书。作品中有共产党战士、红色资本家,也有海外华人、二战英烈,国恨家仇穿插爱的温情,无意探讨人性,却超越了人性,既是铁血儿女的列传,也是民族奋斗之白描。
梁晓声几次回家乡哈尔滨时,都表示要写有关哈尔滨的百年历史,为此,他查阅了大量的哈尔滨历史资料。在《父父子子》这样一部跨越时间长河的小说中,梁晓声打破常规的叙事角度,力求最大程度地给人以亲历者自述般的现场感。创造性地采用跨国视角,以哈尔滨和纽约为空间坐标,呈现国人和海外同胞异地同心的 " 双城记 "。
梁晓声认为:" 写作在最初的时候,它给我带来了荣誉,但是越写到最后的时候,我越愿意把文学这件事从神坛上往下降格,再降格,挪到和生活最近的这个位置上,然后通过文学的方式写一部分他者的命运,给更多的他者来看。"
梁晓声
原名梁绍生,祖籍山东荣成,1949 年生于哈尔滨市,当代著名作家、学者。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资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雪城》《返城年代》《年轮》《知青》等作品数十部。其中长篇小说《人世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编辑 于秋莹
值班主编 申志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