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寒冬时节,硕果累累。记者走进阳江阳春市三甲镇罗村火龙果种植基地,火龙果像红灯笼挂在仙人掌状的蔓条上,色泽鲜艳、果形饱满。不远处,20 多名村民欢天喜地采摘着火龙果,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据了解,这是罗村火龙果基地今年最后一批自然成熟的火龙果。阳春市卓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严翔告诉记者。今年基地的火龙果年产量有 50 万斤,深受珠三角地区和广西商家青睐,还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 " 致富果 "。
在火龙果分拣点,阳春市卓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严翔与村民一起忙活,他们把采摘下来的火龙果分拣、称重、装车,准备送到珠三角地区批发销售。
" 这批火龙果的特点,便是晚上用灯光给植株补光来提高品质。灯光火龙果的采摘期较长,从每年的 5 月可持续到第二年的 1 月中旬,果实会分批次成熟,每年有 15 — 16 批果。而今年,基地的火龙果丰收,产量有 50 万斤。" 严翔说。
据罗村村委书记罗文华介绍,罗村火龙果基地种植有 300 多亩火龙果,是当地特色产业。不仅如此,基地长年聘用村民到基地打工,解决村民家门口就业问题,让村民有了稳定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 火龙果剪枝、施肥、打药、采摘等生产环节需要大量劳动力,于是基地采用‘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 + 脱贫户’模式,带动本地村民通过务工、土地流转等方式获得工资、租金等多项收入,村民收入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甜蜜。"
严翔说,罗村火龙果特色产业基地是从育苗、种植到采摘,都充分利用 " 生态肥 " ——鸡粪作为火龙果种植的有机肥料。火龙果已进入珠海、深圳、佛山、东莞、中山、阳江和广西市场,成为当地村民致富果,三甲镇罗村红心火龙果产业基地成功获评广东省 " 一村一品 " 示范产业。
发展一个产业,带富一方乡亲。三甲镇党委政府和珠海驻镇帮扶工作队积极发展火龙果等高效特色农业,助力富民兴镇产业发展,在土地流转、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支持,打造成为罗村红心火龙果种植基地,扩大品牌效应。
在下一步工作中,三甲镇党委政府和珠海驻镇帮扶工作队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探索完善 " 合作社 + 农户 "" 党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 "" 龙头企业 + 基地 + 农户 " 等利益联结机制,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不仅火龙果产业,还要加快推进豇豆、坚果等果蔬深加工和农副产品开发,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
目前,珠海驻镇工作队正以 " 互联网 +"" 旅游 +"" 生态 +" 等模式,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串联三圩、大垌、罗村、新楼、新坡、山坪、长沙等沿线村,立足火龙果、豇豆、番石榴、坚果等一村一品,按计划按步骤推进大垌罗村田园综合体、新楼切粉非遗体验项目、新坡种植采摘园、山坪天然热水温泉、长沙风车山露营基地,全面形成串点连线景观风貌特色乡村游,打造具有三甲特色的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带。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通讯员 杜国龙 丰圣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